獼猴桃對旱害非常敏感,無論是幼樹、成年樹,還是果子、葉片都會受害;受害嚴重時,樹枯(死)果落,幾乎無收;受害輕的,嫩枝、葉片凋萎,生長受抑制,果實膨大不良或產生隱性日灼,大大降低商品果率及耐貯運性。 一、選擇適地是基礎 獼猴桃喜濕潤怕干旱,應選土層較深厚肥沃、周圍植被較好、有水源條件的平原和山窩、丘陵緩坡種植;土層薄瘦、高山陡坡之地最好不栽獼猴桃。空氣相對濕度低于80%,年降雨量少于 800-1000 毫米的地方不宜栽培獼猴桃。稻田改種獼猴桃必須深溝高畦栽培,否則 5 -10 年內60-90%的樹會枯死。造園時必須完善灌溉設施,規模栽培時最好不要毀光所有植被,成千上萬畝連片,區塊之間留些原有植被最好。小區一般 0.66 公頃-1 公頃(10 畝 15 畝),過大過小都不好;區間機耕道兩邊各栽1-2 排杉樹等速生樹種,園外圍栽2-3 排不同速生樹種。 二、選栽適宜品種是根本 相對而言,美味獼猴桃(如金魁、秦美、滬美一號等較中華獼猴桃(如華光一號、華光 2 號、早鮮等)耐旱。水源條件好的地方兩種獼猴桃最適宜栽培,反之,則以栽美味獼猴桃或在 8 月底前采收的早熟品種好(如早鮮)。早期長而重的地方要少栽或不栽晚熟品種。平原、海拔100 米以下、光照強烈又相對長的地方最好少栽或不栽廬山香、金豐、魁蜜、華光2 號等中華獼猴桃,這些品種在上述地方幾乎年年產生日灼果,嚴重時80-90%果日灼,70-90%果未待成熟脫落,即使是好果也不耐貯運。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必須采用綜合抗旱技術 平時果園應該注重深翻改土,多施作物秸稈、豬牛糞等有機肥。新建園和紅(黃)壤果園要特別重視改土施肥;前三年必須在每年的 10 月,在樹的周圍或1-2 方向處開挖寬1-1.5 米、深70-80 厘米的穴或開壕溝,每樹分層施入100 公斤豬牛糞或150-200 公斤土雜肥或和2.5-3 公斤枯餅、1 公斤石灰加1 公斤磷肥;若每株能灌埋40-50 公斤兌水人糞尿更佳。如此逐年外擴,直至全園改土相連。經這樣改土的固,旱時半月不灌水,亦無旱害之憂。旱前對樹盤覆蓋亦有好的效果。每年或每隔1-2 年于6 月底在樹盤直徑1-1.5 米內蓋一層厚 3-5 厘米谷(麥)殼或干草,再在其上蓋一層薄細土或用地膜覆蓋,有較好的防旱效果。細致、及時地摘心、抹芽對防旱有輔助效果。枝蔓長到40-50 厘米都應摘心。砧木萌枝、主干、主枝上沒用的萌枝應及時抹除,過密枝應盡早刪除。抹芽、摘心7-10 天左右一次,以利枝條充實、老化,降低蒸發量。施用有機肥可提高抗旱力,施氮肥過多或只施用無機肥的受旱多而重。棚架比籬架日灼果少 70-80%,日光強烈的盛夏用遮陽網覆蓋有防日灼果的好作用,但旱后必須取掉。旱肘,若發現有極少數嫩葉輕微萎蔫對應灌水一次(每7-10 天)。灌水勿澆和漫灌,特別是粘性、貧瘠的紅(黃)壤園更應注意。紅(黃)壤園澆、漫灌易造成表土板結、內土過濕,以致樹慢慢枯死,大量落果。水以穴灌或溝灌為好。穴灌時在樹冠內挖1-3 個深 30-40 厘米、寬長各 30-40 厘米的小穴(穴最好下大上小),穴中放些干草,水灌其中,有好的效果,又很省水,特別適合缺水區。成年樹每次灌水量30-50 公斤。噴灌耗水量大,也易使紅、黃等粘性重的土壤板結;滴灌節水,適于稱猴桃抗旱。旱時勿全園除草,應生草載培;若草長得太長或將老熟產籽,應剪或砍矮,有較好的改善生態效果的作用。山坡、紅(黃) 壤、丘陵易旱地,造園時行、株間可挖些長50-60 厘米×寬30-40 厘米×深15-20 厘米的魚鱗坑,以利蓄、貯水,可緩解旱害。旱時在土壤表面噴灑土壤保墑劑,可減少蒸發30%- 50%。此外,冬季落葉后的防旱尤其要重視。冬季往往少雨,時間又長,獼猴桃至少要灌水 1-2 次。 (興隆林業局)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