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麥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3 |
晚播小麥管理技術 綜合各地經驗,晚播小麥的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 兩用兩爭即利用初冬、初春土壤的兩個漿融交替期,爭取兩個潛伏蘗的萌發。由于晚播小麥冬前積溫較少,基本不產生分蘗(或分蘗較少),因此充分利用初冬、初春土壤的兩個漿融交替期,通過采取摟、劃等措施,可爭取兩個潛伏蘗的萌發,使之在返青期間能及早形成分蘗,增加田間總莖數,保證成穗數。 四水一猛即澆好底墑水、返青水、拔節水及孕穗揚花水,在返青期猛施氮肥。1.保證底墑水充足。由于秋季氣溫較低,土壤水分喪失少,底墑充足,冬前可不灌凍水,以免降低地溫,不利于小麥冬前生長。如確需冬灌,灌期應適當推遲。2.為避免降低地溫,影響小麥分蘗及生長,返青水應推遲到新蘗露出地面、新根長至2厘米左右時再澆(如底墑不足,冬春雨雪少,分蘗節處于干土層,可適當早澆)。另外,要結合返青水猛施氮肥,每畝施標準氮肥17~20千克,以促進小麥分蘗的生長,增大群體密度。3.澆返青水后,還要適時澆拔節水。高產田結合拔節水再施標準氮肥10千克/畝,為后期小麥的粒多、粒重打下基礎。4.返青水和拔節水澆后,要采取中耕和噴施矮壯素等措施進行蹲苗,防止小麥因群體過大、個體生長不良而引起后期倒伏。以后根據土壤墑情及苗情,澆好孕穗揚花水,確保小麥授粉、灌漿順利進行。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防一保即防干熱風、防病蟲害、防早衰,確保粒重。晚播麥成熟較晚,且后期肥效較猛,容易造成貪青,受干熱風危害而影響粒重,因此,在生育后一定要保持適宜的田間濕度或噴施綠風95類生長調節劑,以降低干熱風的危害強度。在小麥灌漿期間,溫度及濕度均較高,有利于白粉病及蚜蟲害的發生,因此需要勤于觀察,及時防治。再者,由于晚播小麥的麥根素分布淺,其功能衰退較早,為保證小麥后期的光合能力及光合強度,在乳熟期間應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溶液,防其早衰,確保粒重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怎樣種好早秋菜 下一篇:金盞菊種植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