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蕎的高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3 |
一、蕎麥概述 蕎麥,俗稱蕎子,營養價值較高,富含鐵、磷、鈣等礦質鹽類和多種維生素,其中“蘆丁”(Rutin)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苷糖化合物,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蕎麥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以蕎麥釀造的“蕎酒”在市場暢銷。其莖桿可做飼料及漚肥,蕎殼也是很好的保健材料。蕎麥是我省重要的出口農產品。蕎麥作為晚秋種植,既彌補前期其他作物的損失,又充分利用我省各地秋季前期和中期的水分和熱量資源。因地制宜擴大晚秋面積,是今年增加糧食產量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最重要的途徑。 蕎麥耐寒、耐瘠、耐酸,即便在新開墾的土地上都可以種植,一些地方把它作為先鋒作物。其生長期為60~90天,蕎麥前期生長迅速,能夠抑制雜草的滋生,可以減少蒸發,起到抗旱作用。在我省山區和半山區常與玉米、馬鈴薯和蘿卜等輪作。我省年種植120萬畝,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2%左右。由于蕎麥的適應性強,所以很容易產生蕎麥是懶莊稼的錯覺。但是,蕎麥對農業技術的措施反應很敏感,只要土、肥、密度等綜合措施跟上,產量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在上世紀50年代,曾經創造了蕎麥畝產152.8千克和227千克的高產記錄。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我省的地方品種十分豐富,祿勸、富源、馬龍、尋甸、會澤、昭通昭陽區、瀘西是蕎麥的主產區,西盟縣的“小米蕎”更具特色。1992年云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引進了大粒型的“日本甜蕎”,先后在官渡區和富源、龍陵等地種植。省農業廳提出了今年種植200萬畝秋蕎的種植計劃。 二、蕎麥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一)整地。蕎麥根系較為發達,有主根和側根之分,分布于土壤30~50厘米間;但蕎麥的幼苗出土能力差,所以,前期要精耕細作,深翻平整土地,去除田間地塊的石頭、雜草。深翻土地對于蕎麥整個生育期來講,極為重要,整地質量決定了蕎麥的產量。 (二)選種。蕎麥播種前,一定要改變舊習慣,認真選種。農戶可以采用風選、篩選或清水選,棄除癟粒、破損粒、小籽粒,留下大粒、飽滿顆粒。播種前用40℃左右的溫水,進行溫湯浸種,10分鐘后撈起;亦可在陽光下晾曬,進行日光紫外線消毒,一天即可。通過種子處理,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增強種子發芽勢,播種后獲得全苗和壯苗。 (三)播種。我省自然氣候優越,一般來講,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夏播為5~6月,秋播7~8月為宜,秋播期以能躲過早霜來臨為原則。隔年的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都比較低,播種時宜采用近期收獲的籽種。 苗木網,999miaomu.com 1.播量。播種量以播種的方式和子粒大小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大粒種播種量大,反之播量小。撒播種子需求量大,每畝5千克左右,但出苗不均勻,通風透光差,不利于中耕管理。我省東川、會澤等地多采用人工條播或跟牛點播,播種量每畝3.5~4千克。各地可因地制宜。 2.條播。在所有播種方式中,以開溝條播產量最高。條播的行距15~20厘米,溝寬20厘米,以播種量3.5千克為例,有苗8~9萬株。 3.點播。點播比較容易操作,在我省較為普遍。行株距20×20厘米或25×25厘米,每畝播種量為4千克左右。不論采用何種方式,若遇播種后下雨,土壤很容易板結,需要及時松土。播種后,淺土覆蓋,覆土2厘米為好,不要超過3厘米,這樣有利蕎種破土出苗。 (四)施肥。蕎麥的生長發育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步進行,所以,各種肥料宜在播種時,作為種肥混合拌勻后一并施下。根據我省的高產栽培經驗,一般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1500千克,可將草木灰50千克與農家肥混入同時施用;施過磷酸鈣15千克,尿素10千克;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使用鉀肥10千克。 (五)防治病蟲害。一般來講,秋蕎的生長期間,大都避開了病蟲的高峰期,相對其他作物來說,病蟲害不是特別嚴重。主要是;蕎麥鉤翅蛾、粘蟲、金龜子、跳甲等。若發現危害時,對癥下藥,可以采用菊酯類農藥1500~2000倍藥液防治,也可用毒土法進行防治。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六)收獲。蕎麥的花期比較長,一般是35天。鑒于蕎麥的生育特性,當蕎麥全株的籽粒有2/3以上變成黑褐色時,便可開始收獲。收獲時輕割輕放,扎把就地堆放,或在曬場晾曬,風干后2~3天,即可入倉。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桃李杏梅果樹盆景介紹 下一篇:怎樣栽培荷苞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