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催花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3 |
一、配土、上盆 牡丹培養土宜選質地松散的輕基質作主要材料。如醋渣、蘑菇渣、 爐渣、珍珠巖、蜓石等,另配園土、腐熟的豬糞、牛糞或雞糞等輔料。 輕基質、園土、有機肥的比例為2.5:2:0.5,拌勻消毒即可使用牡丹 上盆時間可參照春節來確定,一般是春節前55-60天。上盆前要剪 去土芽弱枝(沒有花蕾的枝條)、殘根、斷根,抹去成花枝的底芽、側 芽等不飽滿芽,每個枝條只留一個花芽。修剪后曬晾2}3天即可上 盆。上盆后澆一遍透水,扶正偏歪的苗 二、對催花棚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在牡丹人棚前必須對棚內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是一般大棚, 要看看火道是否通暢,是否漏氣,溫度是否能提高(最高溫度達 30℃),透光率是否良好。如是現代化溫室,要看看通風透光設備是 否完好,加溫設施有無問題。消毒殺菌可用硫磺粉進行熏蒸,用800 倍50%多菌靈噴霧,然后封棚2-3天,完成后再通風換氣一天,牡 丹才可人棚,人棚后再澆一遍透水,方可進行下面的工作。 三、催花牡丹的正常管理 牡丹催花在技術上關鍵有以下幾個因素:溫度、濕度、光照、水 肥及病蟲害防治。 前期階段7天(進棚第1天到第7天)溫度宜稍低,夜間 7℃-10℃,白天10℃-20℃ ,濕度60%左右,光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 然光(草苫早掀晚蓋,薄膜應用水沖洗干凈,提高透光率,薄膜要用 無滴膜)。此階段為吸水緩苗階段,主要是保持充足的水分,讓根莖 吸足水以便發芽,第五天開始用赤霉素 300ppm涂芽,每天一次,連 續2-3天。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第二階段7天(第7天至15天)為發芽萌動期,溫度較第一 階段稍高,夜間10℃~15℃,白天15℃-25℃,濕度60%左右第10 天開始用350ppm赤霉素涂芽,每天一次,再連續4-5天,主要是促 進花芽的葉片萌動整齊。 第三階段20天(第15天至35天)為現蕾期,主要是剝葉和 用赤霉素250ppm涂蕾,夜間溫度1290-1690,白天1690-269C,濕度 50%左右。針對前期花芽不萌動現象可進行剝葉,方法是:用竹簽將 花芽上的外層A.卜片剝掉,頂芽剝掉5-6片,側芽剝掉3}4片,無論 頂芽側芽,每朵花只留3-4片葉子,使花蕾得到更多的養分。涂蕾 的方法是:剝葉后用毛筆蘸赤霉素往花蕾上涂,每天一遍,連續4-6 天即可,大約第25天花枝生長長度為10-15厘米,到第35天時花 枝長度為25-.30厘米,花蕾直徑3.5-4厘米,葉片已完全展開,花蕾 已基本催成。 因每個花棚及牡丹苗本身的差異,時間可長可短,不可生搬硬 套二可根據溫度、光照進行調節。如果生長過快,可將花棚溫度下調, 采取降溫措施;如果生長慢則加溫加光。應特別注意的是要防止火 道漏煙,因為漏煙產生的有毒氣體會危害幼葉或花蕾,同時在棚內 高濕情況下,不可施氮肥,以防產生有害氣體。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也不可忽視,可結合前期的澆水進行。 尤其是牡丹展葉以后,肥水以腐熟餅肥或有機肥為主;同時注意預 防病蟲害,每隔5天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殺蟲劑交替噴灑。另外, 濕度應控制在50%左右,不可太大,一旦發現個別葉子有異常(如 發黑或霉變),應立即降低濕度并通風,改善環境,避免病菌發生。 四、催花牡丹的花期控制 牡丹花蕾催成后,花期控制十分重要。在花蕾膨大、花梗長長后 即進人花期控制階段(第四階段)。應控制棚內溫度,使其緩慢生長, 吸足養分,保證春節前2-3天按時開放,一般花蕾(又稱花桃)由生 到熟需10天左右,桃熟至花開需1周左右。此時牡丹對溫度的適應 能力特別強,花棚溫度可調整幅度很大,夜間29C-209C,白天79C- 289C,在此范圍內均可。如果花蕾現色早,可采取不加熱而降低溫度 的方式,也可白天多放風;如果花蕾現色晚,則應提高棚內溫度,減 少放風次數,促其盡快現色,應節開放。 |
上一篇:大樹移植吊水補肥的利和弊 下一篇:彩葉樹介紹--金葉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