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2 |
葫蘆(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是屬于葫蘆科葫蘆屬的一種植物,它是爬藤植物,其果實也被稱為葫蘆。 整地施肥 冬前鋪肥深耕,一般畝施優質圈肥4000~5000kg,入春后整平做畦,畦寬2m,兩畦間的作業道寬0.6~0.7m,畦高0.1m。 [播種、育苗、定植] 用苗床育苗時,長江流域一般3月上旬播種,黃河流域3月下旬播種。育苗要選用籽粒飽滿的種子,用70℃熱水燙種,并迅速攪動,當水溫降到30℃時浸種10~12小時,然后在28~30℃條件下催芽,6~7天出芽,選晴朗的天氣播種。當幼苗長出3~4葉時,在畦面的兩邊各定植1行,株距0.3~0.4m。也可在壟面上直播,但需澆足底墑水,覆蓋地膜。 [搭架與綁蔓] 以拱棚支架為好,有利于通風透光。即選用長7~8m、寬4~5cm的竹片,兩頭埋在苗株中間,橫跨畦面,形成拱形。再用竹片或竹竿與拱形竹片垂直放在拱形的頂部和兩側,兩竹片接觸部位用繩或鐵絲系牢,加固拱棚。拱棚一定要牢固;因為葫蘆根系的再生能力差,若遇風雨倒塌,損失嚴重。植株甩蔓后,引蔓上架,主蔓1m左右時摘心,促進側蔓生長。側蔓見果后,留2片葉摘心。隨著植株上架,要及時綁蔓,綁蔓時可將無效蔓及枯黃老葉去掉,以改善植株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 苗木網,999miaomu.com [施肥、澆水] 當幼苗長到5~7片葉時追肥。在植株附近挖溝或穴,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800~1000kg,配合適量的氮、磷肥,覆土后澆水。開花期一般不澆水,促其順利坐果,坐果后及時追施氮肥,并澆水。結果期間要保證肥水供應,但水分不宜太大,暴雨后應立即排水。 [中耕除草] 幼苗期、結果前、結果后需進行中耕除草,要求耕深、耕細、無雜草。 1、[葫蘆蟲害防治] 葫蘆生長期間主要有棉鈴蟲、菜青蟲、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危害。棉鈴蟲、菜青蟲、蚜蟲可選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或久效磷2000~3000倍液等藥劑防治,紅蜘蛛選用15%噠螨靈等殺螨類藥劑防治。栽植環境需通風,增大磷鉀肥用量,不偏施氮肥,發現病株病葉及時剪除。 2、[葫蘆病毒病防治] 要搞好蟲害的防治,以切斷該病的傳播途徑。發病初期,可用20 %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和硫酸鋅0.05千克,對水50千克噴霧,也可用抗毒劑1號250倍液防治。 白粉病,可用粉必清4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硫磺粉煙熏 防治;颐共】捎10%速克靈煙劑熏蒸或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噴 1次,連噴2~3次。對于蚜蟲和白粉虱,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每公頃用4千 克干鋸末,4千克硝酸銨,4千克敵敵畏,1千克滅掃利熏蒸防治。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神龍梅(蕙蘭) 下一篇:桃園早春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