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蓮的無性繁殖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2 |
西番蓮的無性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法、嫁接法和組織培養等。 1.扦插法 扦插用的枝條應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與適量的氮素營養,對發根有良好的作用。因而選向陽、生長健壯、成熟的一二年生枝作扦插材料較好。 插條應具有3個節,下端切口應斜切成與芽平行,切口與節的距離以1厘米為宜,上端切口可留長約3厘米,以帶一片全葉最佳,葉腋有1~2厘米的嫩梢更佳。據觀察,選用這樣的扦插材料不僅利于早發根,而且發根后新梢萌發和生長均較迅速,比之不帶葉或帶半張葉的扦插成活效果明顯,扦插材料剪切好后,使用ABT生根粉25毫克/千克水劑浸泡30分鐘然后扦插。扦插深度達插穗長2/3。插后20~30天即發根,成苗率可達80%以上,隨后假植塑料袋內,待恢復生長后,再定植于大田。 在扦插時,苗床地膜覆蓋可加快枝條的抽芽和生長,因為地膜覆蓋,有增溫增濕、保溫保濕的效果,尤其是在早春、氣溫低、降雨較少的不良氣候條件下,地膜覆蓋的扦插較裸地的抽芽早,生長快,分枝也多,且管理方便。 由于土壤扦插插穗切口易腐爛,繁殖率低,王宏毅等做了水插試驗,利用西番蓮營養生長旺盛階段的枝條作插穗,即取自3齡母樹營養生長旺盛階段當年生、具有十個葉節以上、腋芽尚未萌發的健壯嫩綠枝條。兩個葉節作一個插穗,上切口在插穗第一葉節腋芽上方0.5厘米處,下切口在第二葉節下方5—8厘米處,去卷須,去第二葉節上的葉片。若第一葉節上的葉片過大,可剪去一半葉片。然后插入預先鉆孔的厚2厘米的白色泡膜板上,讓第二葉節剛好置于孔上,使插穗固定在板上不脫落,把這些泡膜板漂浮在水庫的水面上,下切口浸入水中,不設遮蔽。24~35天后生根率達100%。生根后植入營養袋中,然后按常規扦插苗進行管理,約經一周時間,就可成為健壯的扦插苗移栽大田。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嫁接法 對于優良品種的無性繁殖也可采用嫁接方法。砧木應選抗病性和抗逆性強的種類或品種;當種子播下后,苗長至12~15片真葉,高約50厘米,莖粗0.3厘米以上時,可進行嫁接。接穗取自無病蟲、生長強健的植株;以當年新抽出的較旺盛的枝條,先端約15—20厘米生長比較成熟的部分作接穗。 嫁接方法有劈接法、側接法、舌接法和倒“T”形芽接法等。利用一種西番蓮作砧,采用上述方法嫁接黃果西番蓮,然后進行比較,結果以側接法效果最好。也有人建議用劈接法,以成熟的枝條作接穗。 3.組織培養方法 (1)葉的組織培養采用MS改進型的培養基,加入激素和維生素,和其他適量的生長調節物質,在適當光溫下,可誘導出愈傷組織、芽和根。 (2)莖的組織培養以1厘米長嫩莖外殖體接種后3—7天,便長出白色或綠色的愈傷組織,17天分化叢芽。2毫克/千克6-BA與0.4毫克/千克IAA是誘導叢芽的最佳激素 組合。 (3)腋芽的組織培養用加有2毫克/千克IAA、2,4-D和KT的Nitsch、Blaydes、MS三種培養基培養黃果西番蓮和密柔毛西番蓮的腋芽,培養效果比較好。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花藥的組織培養試驗誘導出愈傷組織,有極少數根的形成。 |
上一篇:百子蓮的采前管理 下一篇:榆樹盆景《雄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