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常規栽培技術(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2 |
在生產上,一般多采用塊莖繁殖,亦可種子繁殖。 (1)種子繁殖:白附子種子為漿果,卵圓形,熟時紅色,形成泡囊狀。 選種:漿果具種子1粒或數粒。種子的采集時間:南方于6~8月,北方于9~10月。當漿果呈紅色時采集,浸水揉搓,洗去果肉,撈出沉底種子冼凈,及時播種,或用稍濕潤的細沙混合貯藏,于翌年3~4月篩出沙后播種。采集的白附子種子,在陰干后,放入牛皮紙袋貯于室溫條件下,一般1年多便無發芽能力。若將采集的種子用濕沙貯藏,則1年多后仍有較強的發芽能力。白附子種子不休眠,萌發需要較低溫度,發芽適宜溫度為15℃,有人曾在10月下旬將白附子種子播于樹陰下,旬平均土溫為10.5℃,氣溫迅即降至8.2℃及以下,種子不能出苗, 到翌年5月中旬,旬平均土溫16.5℃時,逐漸萌發出苗,出苗率達54%~64%,最高可達73%以上。 播種:是生產上的重要環節,是豐產高產的基礎。一般8 月上旬可采后即播,或用稍溫潤細沙混合貯藏,至翌年3~4 月播種育苗。首先整成1.3米寬的苗床,然后按20厘米溝距橫向開溝,溝深6~10厘米,每溝播種子50~60粒,覆土與畦面平,覆蓋麥秸等秸稈,適當噴水或灑水,保持苗床濕潤,20~40天出苗。 苗木網,999miaomu.com (2)塊莖繁殖:對塊莖要求是,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厘米,直徑1~3厘米,白色或淡黃色,有環紋及須痕,頂端有殘留莖痕或芽痕。質堅硬,斷面白色粉質,無臭,味淡,麻辣刺舌。 ①選種:9~10月收獲白附子塊莖后,選擇生長健壯、無損、無病蟲害的中、小塊莖,晾干后置地窖內貯藏作種莖。挖窖深1.5米左右,大小視種莖多少而定,窖內溫度保持5~10℃為宜。低于5℃,種莖易受凍害;高于10℃,則容易提早發芽。 ②催芽:首先對種莖進行篩選,播種前15~20天,應把種莖塊從窖內取出,挑選具有本品種特征,表皮新鮮、沒有龜裂、沒有病斑的塊莖作為種莖用。然后置于溫暖處催芽。經催芽處理的白附子能提早出苗,相對地延長了白附子的生長期。 也可以地內越冬存貯種莖。在收獲白附子時,在其塊莖上常有數個鮮嫩小塊莖,用這種小塊莖作種莖,可隨刨隨栽,經地內越冬后,在春季即可萌發出苗,其成活率高,也可當年不采收這些留種的小塊莖,讓它在地里越冬,在未上凍前,澆大水一次,并蓋上馬糞,到翌年隨刨隨栽,這種方法既可提高種莖的產量和質量,又可減少窯內貯藏的麻煩,此法關鍵是要做好越冬期管理工作。 苗木網,999miaomu.com 催芽的方法有多種,一般以在較低的溫度為好。催芽的第一步是在溫度為15~18℃、空氣相對濕度60%~70%的暗室中持續7~10天促芽萌發。芽萌發后,維持12~15℃溫度和70%~80%的相對濕度,同時給予充足的日照,經15~20天后,形成長0.5~1.5厘米的綠色粗壯的陽生芽。在芽莖部密集發生根及匍匐莖的原始體,即可播種,播種3~5天后,能長出強大的根系,15~20天即可全苗,比未經催芽的早出土15~20天。 ③切塊:切塊是將種莖切成2塊或數塊,是播前重要技術措施,不僅能增加種莖量,節約用種,而且可以使種莖大小比較均勻,使出苗均勻一致。栽植前1~2天切塊,大塊莖作種栽,可以縱切2塊或數塊,只要每塊有1個健壯的芽頭,都能作種栽用。但切后要及時將傷口抹以草木灰,避免腐爛。最后按大小分開進行點種,小塊莖覆土要淺,大塊莖覆土宜深。 ④播種方式:白附子栽培方式有高壟與平畦兩種。高壟栽培又有單作與間作兩種。高壟間作壟距寬,一般為1.2米左右,每壟栽1行;單作壟距窄,一般為50~60厘米,每壟栽2行,株距為8~10厘米。高壟有利早春提高地溫,出苗快,根莖膨大時受土壤阻力小,故塊莖發芽出苗快。平畦栽植密度大,單位面積產量高,它的優點是有利抗旱保墑拿全苗,行距不受起壟限制,宜密植,播種省工。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⑤播種時間:白附子可春播和秋播。春播在3~4月,秋播于霜降前后(10月下旬左右)。各地可根據本地的氣候特點,確定具體的播種適期。北方春播的播種適期為 4月中旬至5月上旬,長江流域春播為4月上旬,南方春播可在2月上旬。秋播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另外,沙性地可適當早播。春化處理或催芽的塊莖出芽早,可稍晚播。 ⑥播種方法:一般于翌年春季取出種莖進行播種,亦可在封凍前進行秋栽。北方寒冷地區宜春栽,南方以秋栽為主。春栽,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4~16厘米挖穴,穴深4~6厘米,然后,將種莖芽頭向上,放入穴內,每穴1塊。栽后隨時覆蓋土雜肥和細土,若干旱需澆1次透水。約半個月后即可出苗。大塊莖作種莖,可以縱切2塊或數塊,只要每塊有1個健壯的芽頭,都能作種莖用。每畝需大種莖45千克左右,小種莖20千克左右。若秋種,當年不出苗,來年春季出苗,為防止種莖受凍,在封凍前地表澆1次透水或覆蓋馬糞,保證種莖安全越冬。 ⑦合理密植:白附子的栽植密度,應該根據土壤肥力條件,充分發揮單株增產潛力,協調個體與群體的矛盾來確定。如在精耕細作、高肥水足條件下,秋種時,為充分發揮個體增產潛力,宜稀植,在一般生產水平下,除爭取個體單株增產外,還應注意群體增產作用,可以適當增加密度;1穴留2~3株者宜稀播,如為使根莖整齊,促進早熟而1穴單株的密度可稍大。栽培條件與合理密植關系較密切的主要是肥、水條件。肥水條件好的,密度應減小,靠個體奪產。反之,在施肥少和澆水條件差的一般大田,應適當增加密度,以密取勝增加產量。這與群眾所說"沃地多肥稀,薄地少肥密"的道理是一致的。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⑧間作:白附子第一年和第二年生長緩慢,且喜陰,可與高稈作物間作,在畦上按株距30厘米間作玉米或豆類或其它藥材,既可為其生長創造遮陽條件,同時,又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經濟效益。 (記者 不詳)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香榧與紅豆杉的區別 下一篇:紅櫸樹的繁殖及栽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