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冬筍要“四看”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52 |
一看林地條件:從竹林地形看,海拔500米以下,朝南或東南的竹林地,冬筍較多,成熟期也早,多數能成竹,不能挖。竹林地勢越高,冬筍轉化為春筍的時間越長,一般退筍較多,成竹難,可以挖。 二看冬筍形成的季節(jié):竹農的經驗是:“九前冬筍進春爛,九后冬筍清明出”。即冬至以前形成的冬筍,只有少數能轉化為春筍,一般可挖;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筍,大都能轉化為春筍出土成竹,不應該挖。 三看竹林結構:一般來說,地下竹鞭2-3年生的發(fā)筍率高達85%。因此,1-2年生和3-4年生的母竹各占30%以上,畝立竹160-200株的竹林,冬筍產量高,可適量采挖。 四看筍形:“兩頭尖,中間彎逢春爛成漿;上頭細、下頭粗、來春成新竹。”筍形彎曲、基部呈尖狀或筍殼開裂老化的筍,不能轉化為春筍,可以采挖;基部豐滿,根系發(fā)達,竹殼葉嫩而緊裹筍肉的,能轉化為春筍,不應該挖。 (記者 不詳)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地涌金蓮的栽培技術及其應用 下一篇:假曇花的栽培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