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楊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2 |
毛白楊是我國北方地區特有的鄉土速生用材樹種,生長快壽命長。樹干高大通直,樹冠雄偉壯麗,是四旁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的主要樹種。我區發展毛白楊以村鎮綠化、行道樹及林網居多。一般二十年生,胸徑粗40cm上下,幼樹年均增粗 2-2.5cm。人們喜歡毛白楊。自1997年之后的6-7年間,我區主要公路(京沈高速、寶平、通唐、九園、環城四路等多條公路)兩側綠化帶全部栽植了毛白楊,每側6-8行,株行距5×3m居多。目前看樹勢生長好,雄偉壯麗,有綠色儀仗隊之勢。通過實踐觀察毛白楊較速生楊等其它樹種有其特點。 1.特點 1。1對水肥條件敏感。 水分是決定速生的主導因子。在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長快。老高寨村西沙土地并間作6年生均粗17.7cm。在土壤粘重、埝頂高臺或相對干旱的地段,則生長差些。石橋村路邊高臺旱地9年生均粗16.1cm。 1。2適宜四旁綠化,不太適宜“群集”。 實踐觀察,獨株生長量大于多株一起的,行少的較行多的生長快,稀植的比密植的長的快,邊行長的快。寶平路綠化帶株行距5×3m,6行,1998年栽植,現在看密了些,明顯地看出長高快,增粗慢,自然整枝良好。調查北苑莊段綠化帶平均粗21.68cm,而邊行均粗23.45cm,樹高23m,其對應的行道樹均粗28.55cm,樹高21.1m。過于密植的行道樹及與柳混交的,容易形成偏干和偏冠,影響生長、降低材質。 苗木網,999miaomu.com 1.3植苗造林成活率高,環境適應性強。 無論是沙壤土還是一般重壤土,以及輕鹽堿地,栽植成活率都較高,總結這些年來,只要是栽植毛白楊的地段成活率沒低過95%。 2造林技術措施 2.1 適地適樹,增施肥料 毛白楊具有生長快,要求水肥條件高的特點,選擇適合毛白楊生長的地段進行造林,才能達到預期目的。而對于低洼積水,中度以上鹽堿地等不適于毛白楊的生長,不宜栽植毛白楊,而應側重發展柳、臭椿、白蠟等耐水、耐鹽堿的樹種效果更好。對于適宜發展毛白楊的地段應注重施肥。造林前在樹坑內施化肥或農家肥作為基肥,無條件的放些樹葉、草之類的也有效果。幼樹期每年秋末,每株可施土雜肥20kg,在生長旺盛期隨澆水或雨后追施肥2次化肥,每株0.5kg左右。 2.2 合理密度,適當稀植 造林密度依立地條件、混交方式、經營目的等不同而有區別。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造林要稀,反之則密些。如果不考慮間伐,培育大徑材,單株營養必須≥25m2。單行林帶株距不少于4m。生產中,人們對初植密度小不認可,認為初植密些,間伐可以得到一部分小徑材,增加經濟收入。實踐觀察有三點:首先是樹種在密植林分中樹冠已定型,間伐后生長總是趕不上同齡稀植的林分。其次,稀植在最初2-4年尚可間作。第三,如果間伐不及時,密植林分減產很多。因此,還是確定栽植密度,直到主伐,不考慮間伐。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3 適時修剪,科學修枝 毛白楊造林以選用大苗、壯苗為好。有利于保證成活和加速林木生長。造林前應對苗木進行處理,我們的做法是打頭去側枝。依苗木高度及一年生中心枝的位置,原則上保留一年生中心枝一米左右進行打頭,一般定干高5-6m。每塊林地應確定一個高度。并可選留3-5個分布均勻粗壯的側枝剪留20多cm,其余的全部去掉。當年6月份將樹干中部以下萌發的枝芽全部抹除。為促進毛白楊主干通直圓滿,應根據樹木生長情況,進行合理修枝。毛白楊5年以前的幼樹,如果生長正常以不修枝為好,以保證較大的光合產物。5年后生長速度逐漸加快,為使樹干圓滿,需要進行修枝,修枝強度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以落葉后為好,生長季節不宜修枝。 |
上一篇:冬春茬西葫蘆高效栽培要八招 下一篇:郁金香的栽培管理技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