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盆景浙派盆景及其風格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1 |
浙派盆景 浙江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南北朝時期發端,歷唐、宋、元、明、清、以至于今,都有豐富的歷史文獻可供考證。 現在浙江盆景被海內外盆景界公認是我國現代盆景的流派之一,在海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1994年5月,我省杭州盆景界的潘仲連高級工程師由國家建設部城建司頒發證書,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稱號,同年10月,潘仲連又與溫州胡樂國先生一起由“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發起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授予同一榮譽稱號。 浙江盆景在樹種上,歷來是以松柏盆景為主,其余雜木類、花果類同時并舉發展。在造型技法上,松柏類以扭扎為主,以修剪為輔。在構圖章法上,除獨本造型外,還有雙干、三干以及叢林式等造型格式。雜木類的整形手法主要是剪截,在初次通過剪截,確定其骨架姿態后,整形主要靠日常定時的精細修剪。 目前海內外各地松柏類盆景已相繼興起,正在漸趨普遍,愛好者也日益增多。但浙江的松柏盆景與外地同類相比,其不同之點是浙江的松樹盆景比較地“重剛健、尚氣韻、求風骨”,不僅層次清晰。而且藝象也比較豪放、舒展。 浙江的雜木類,主要有雀梅、榆樹、繼木、三角楓等;花果類主要有杜鵑、茶花、石榴、金豆、胡頹子等等。其整形手法已從老式的一追求豐滿繁密的藩籬中擺脫出來,走向疏朗、清麗,講究分枝轉折角度韻律美的新路子,似與嶺南風格有所接近。但仔細比較,兩者仍有差異,主要表現在浙江的雜木類盆景在修剪手法上仍比嶺南常見“大飄枝”之類的格調較為緊湊、嚴謹,因此仍有本地特色。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浙派盆景及其風格 以浙江省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的浙派盆景,歷史悠久。宋朝吳自牧的《夢梁錄》中就曾寫道:“錢塘門外溜水橋、東西馬塍諸園皆植怪松異檜,四時奇花。精巧窠兒多為蟠龍、飛禽、走獸之狀。”說明當時的樹樁盆景在造型上已有相當高的水平。王十朋的《巖松記》、明朝浙江人屠隆的《考磐余錄》、清朝杭州人陳淏子的《花鏡》等著作中,都有關于盆景藝術的記述,并且特別強調以畫意詩情入景。如《考磐余錄》在《盆玩箋》就以天目松為例,描繪其“結為馬遠之欹斜詰曲,郭熙之露項攫拿,劉松年之偃亞層疊,盛子昭之拖拽軒翥等狀”。 按傳統劃分,杭州一帶的盆景屬江南派,采用棕絲和金屬絲蟠扎與細修精剪相結合的造型技法,逐步形成有別于江南其他各派的藝術風格:以松、柏為主,尤其是五針松,繼承宋、明以來“高干”、“合栽”為造型基調的寫意傳統,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對柏類的主干作適度的扭曲,剝去樹皮,以表現蒼古意趣,并且善于用枯干枯枝與茂密的枝葉相映生輝,大有似入林蔭深處,令人六月忘暑的妙境。 |
上一篇:夏季茉莉花葉片發黃怎么辦? 下一篇:紅掌的栽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