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也可栽培食用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1 |
在河南省獲嘉縣,1畝玉米秸稈栽培平菇可創產值1200元;栽培金針菇可創產值3500元,再深加工成金針菇醬油和軟包裝罐頭,可創產值3萬元。 獲嘉縣丁村鄉食用菌基地的創辦人馬萬法,利用高新技術成功創出了以農作物秸稈代料栽培食用菌和食用菌深加工技術,為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新路子。 馬萬法是獲嘉縣食用菌技術拔尖人才。1994年,他投資1100元創辦了食用菌協會,帶領農戶用棉籽殼栽培食用菌。后來,他發現棉籽殼價高收效低,便開發出玉米芯為栽培料的平菇高產栽培技術,投入產出比由原來的1:2提高到1:5。1997年,馬萬法又選育成功“馬氏一號”高產平菇菌種,是當時諸多平菇菌種生物轉化率較高的一種,它所產的鮮菇每公斤比市場價高出0.1元。 2002年11月,馬萬法在丁村鄉創辦了食用菌基地。當他看到農村夏、秋季節亂燒秸稈造成環境污染的情況后,就打算利用農作物秸稈代料栽培食用菌。于是,他上北京、下鄭州,找科研部門、訪大專院校、查找科技資料,還投資20多萬元購置了科研儀器和設備,開始試驗栽培食用菌。通過上百次的試驗、上千次的改進,馬萬法終于成功開發出利用玉米秸稈栽培平菇、金針菇等食用菌技術。其基本生產流程是:把玉米秸稈粉碎后,加入水、石灰、濕雞糞等原料,經高溫發酵,再接種裝袋發菌。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利用該項技術建一座200平方米的大棚栽培食用菌,一年可轉化70畝地的玉米秸稈,每公斤秸稈可產鮮平菇1公斤或鮮草菇0.15公斤,每畝玉米秸稈可創產值1200多元。 創新無止境。馬萬法又大膽地開展了食用菌的深加工研究。他用自己生產的金針菇,成功生產出金針菇軟包裝罐頭和國內首創的金針菇特鮮醬油,并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獲得條碼。馬萬法想,如果把全縣10萬多畝玉米秸稈全部深加工栽培食用菌,就可創出10多個億的產值。目前,這項新技術正逐步在全縣推廣.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雨季蘋果園管理四要點 下一篇:桑園:“白拳”治蟲保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