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桂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48 |
玉桂是一種多年生的喬木,全身是寶。桂葉是生產(chǎn)桂油的原料,桂皮(俗稱肉桂)和果實(俗稱桂椿)的藥用價值很高,且是制造香料的原料。目前,廣東、廣西種植的玉桂品種以西江桂、安南桂為主,尤以西江桂種植面積最大,達2.04萬公頃。
一、育苗
1、選種:培育桂苗應選擇優(yōu)良的種子。每年的深秋季節(jié)即國慶節(jié)前后5天為采收種子的最佳時間,選擇樹齡25~45年、生長旺盛、歷年高產(chǎn)健壯的母樹的飽滿均勻的果實曬干作為種子。
2、整地:冬季深翻曬地后鋪蓋雜草,用火將雜草梵燒后翻耕,隨后壘床起畦,畦面寬1~1.2米、高25厘米,畦間寬40厘米。播種前畦面撒施腐熟的有機肥約2000公斤,與土拌勻。
3、浸種:首先用清水將桂椿清洗干凈,然后用葉面增效劑及“保得”菌肥兌水1000倍浸種20~24小時。葉面增效劑及“保得”菌肥對桂椿萌發(fā)有特效,能確保發(fā)芽率達95%以上。
4、播種:初春“驚蟄”前后,下雨后松土播種,采用撒播蓋土法,每畝播種子20~25公斤,并用經(jīng)過篩的細黃泥蓋種,蓋至看不見種子為度。播后淋足水,并保持苗床濕潤,但不能積水。
5、苗圃管理:必須保持田間通風,保持1厘米下土溫不低于12℃,但又不能高于30℃。土溫低于12℃會造成爛根、死根、爛芽,土溫高于30℃會灼傷嫩芽嫩葉,所以種子發(fā)芽后要搭遮蔭棚。在苗期若陽光過強、室外溫度超過30℃時,必須遮蓋蔭棚,早晚打開通風;如遇霜凍天氣,必須用稻草遮蓋或全天用蔭棚遮蓋,防止凍傷。當幼苗開葉生長后,必須用托布津或多菌靈1000倍液噴施防病,并用石灰混合泥粉均勻撒施,預防倒伏,以后每月施1~2次葉面肥,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幼苗生長期間嚴禁施用尿素等化肥。
實踐證明,采用上述育苗技術可使桂苗從以往的3年出圃提早到1年出圃,大大地縮短苗圃期,提高經(jīng)濟效益。
二、大田管理
1、選擇濕潤肥沃的連片山地,于冬季清除雜草,并開挖環(huán)山畦,連片種植,既能保持水土,又可提高山地利用率。
2、種植時間選擇在每年1~3月份,一定要在“清明”前種完。沿環(huán)山畦分行種植,規(guī)格以0.8米×0.8米為宜,667平方米植700~750株。
3、種植后于每年春秋兩季各除草1次,并結合噴藥防治病蟲害。秋季除草噴藥時,結合修枝剪葉(枝葉均可賣給桂油加工廠)667平方米施土雜肥500公斤。這樣產(chǎn)品可達到“兩高一優(yōu)”的效果,即肉桂品位優(yōu)良,桂皮和桂葉產(chǎn)量高、產(chǎn)值高,并使投產(chǎn)期從以往的5年提前到3年。
4、收桂時間以“春分”至“谷雨”為宜,過早或過遲收獲則玉桂不易脫皮。收桂后每667平方米噴施復合肥(15∶15∶15)10公斤加托布津或多菌靈100克,以促發(fā)芽、早生長。
|
上一篇:如何簡單快速繁殖常春藤 下一篇:蘇鐵葉子過長,要注意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