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綠色栽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8 |
利用草莓綠色栽培技術生產的鮮果草莓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前景好。現將大棚草莓綠色栽培模式介紹給大家。 1、引選品種 選用脫毒草莓種苗――豐香、童子等早熟豐產新品種。“豐香”表現出早熟、高產、適口、品質好。“童子一號”新品種抗逆性和適應性強,既抗灰霉病、白粉病,又高產,其生長勢和匍匐莖發生能力強,葉片大、近圓形、深綠色、有光澤,果實長圓錐形,平整光滑、色澤艷麗,果肉紅色,柔軟多汁、酸甜爽口、氣味芳香,耐貯運。這些品種為今后推廣的主栽新品種。 2、土壤消毒及整地施肥 土壤消毒于6月下旬進行。在地面鋪一層20厘米厚的麥糠、麥秸,每畝撒施生石灰100公斤,然后深翻40厘米,澆透水將薄膜蓋嚴,密閉10~15天,講行土壤消毒,然后用旋耕機旋耕一遍,使土壤疏松透氣無雜菌。 按照測土配方施肥原則施足有機肥。一般每畝施入秸稈活性生物有機肥1600公斤、磷肥50公斤,均勻撒于地面后,深翻20厘米,整碎耙平,然后做畦。溫室內栽培做成高壟,畦面寬50厘米左右,畦溝寬20厘米,溝深20厘米。 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1)定植時間 于8月15日將種苗定植于溫室內。 (2)密度 采用高壟、大小行種植,大行距65厘米~75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12厘米,梅花形栽植,平均畝株數為1.1萬株左右。定植時苗心與地面齊平,不能過深過淺。選擇這樣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光、熱,又利于個體生長發育,不影響群體生長的環境條件。 苗木網,999miaomu.com (3)定植后管理 栽后及時澆水。由于8月中下旬光照較強,氣溫偏高,所以需要加蓋遮陽網,并保持栽后每天澆一次水,利于緩苗。 (4)緩苗后水肥管理 緩苗后,仍保持土壤濕潤,結合淺中耕除草,及時去掉老葉、殘株,隨時理順匍匐莖,使小苗均勻排列于畦面。緩苗后于9月5日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這對秋苗的生長和花芽分化后的發育有利。以后,始終保持土壤濕潤狀態。 4、扣膜及扣膜后的管理 (1)適期扣膜扣膜適期在草莓休眠尚未完全通過的覺醒期,覆膜保溫期是10月上旬,并結合扣地膜、澆足底水。 (2)溫度調節及要求 ――植株恢復期,保溫初期保持較高溫度,以促進植株生長,防止矮化,并使花蕾發育充實均勻。在不發生葉片灼傷的情況下,可封室保溫,白天28℃~32℃,但不能超過35℃,夜間9℃~10℃。 ――現蕾初花期,有2~3片新葉展開時,白天25℃~28℃,夜間8℃~10℃,最高溫度絕不能超過35℃。 ――開花膨果期,開花期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30℃以上和10℃以下,花藥開裂和授粉授精均受影響。此時白天應保持23℃~25℃,夜間8℃~10℃。果實膨大期白天20℃~23℃,夜間5℃~8℃。 (3)赤霉素處理植株開始生長后現蕾以前,于12月23日噴赤霉素1次即可,濃度5~10ppm,每畝用量5毫升,噴在植株心部。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水肥管理由于在扣地膜前已完成了追肥任務,前期水肥管理任務較小。進入12月中下旬以后需水量最多,是澆水管理的關鍵時期。為了降低溫室內的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可采用滴灌補水措施。主管道采用1.2寸塑料軟管,支管道用0.6寸塑料軟管,同放置在壟背中央,在管上每隔20厘米打一個噴水眼。每星期滴灌一次,每次15分鐘。 5.蟲害防治 螨蟲類草莓栽培中的重要害蟲。高溫干燥是誘發螨蟲大量增殖的條件。栽培過程中,可以隨時摘除老葉和枯黃葉,減少蟲源。 蚜蟲、白粉虱在25℃條件下,約每7天左右完成一代。冬季在溫室內可不斷繁殖危害,可通過消除雜草去除病葉予以防治。 以上兩種主要蟲害,除通過管理手段預防外,為避免溫室內冬季再發生,可在10月上旬扣棚膜前,用撲虱靈加艾美樂、魔力王防治,不帶蟲扣棚;扣棚后及時檢查,如有殘蟲于10月15日開花前用17%的蚜虱螨一號煙劑每畝100克進行熏蒸防治,以后隨氣溫降低不會再發生。 6、使用生物技術 草莓授粉采用蜜蜂傳播方式,禁用“2、4―D”激素,每畝放養2萬只蜜蜂。蜂箱放在棚內光照好的地方,高出地面15厘米處,蜂箱出入口朝陽光射入方向,宜在早晨和黃昏放置。根據蜜蜂的活動量大小,定期喂養,并注意給蜜蜂箱保溫,增加蜂的活動量,使大棚每個角落授粉良好,減少畸形果。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7、采收 (1)時間元月上旬至5月,可延至6月份。 (2)方法初期每2天采收一次,盛果期每天采收、且輕摘輕放,采果時必須連同一段果柄摘下,立即放入包裝盒內。(河北省正定縣農開辦 050000) |
上一篇:桂花主要病蟲的發生及防治:病害蟲害 下一篇:促進銀杏幼樹結果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