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魁楊梅南移種植的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7 |
東魁楊梅原產于浙江省黃巖市,是目前世界上顆粒最大的楊梅之一,粗生易長,在比較蔭蔽的山坑田、背光的北面山坡和東北面山坡都適宜種植,經濟效益高。蕉嶺縣農科所1999年冬引進種植于廣福鎮鐵坑村,面積100畝,共2600株。種后第三年試產,第四年投產(最大單果重35克,平均株產1.3公斤),第五年進入豐產期,最高株產21.8公斤。東魁楊梅成熟期為6月上中旬,此時剛好是水果淡季,每年果實采收季節,供不應求,果場批發價每公斤高達15-20元,效益為梅州市水果之冠。 今年東魁楊梅掛果率很高,但是受5月份和6月初的雨水影響,損失慘重,商品果只有五成,然而果場批發價仍然達到20元/公斤。蕉嶺成為全市第一個東魁楊梅南移種植成功并取得顯著效益的縣,為梅州市引種東魁楊梅提供了科學依據。 一、生物學特性和環境條件 1、開花結果習性。試種表明,東魁楊梅一年抽梢4-5次,即春梢1次,夏梢1次和秋梢2次以上,以春、夏梢的中短果枝掛果為主,即15厘米以下的果枝掛果為主。楊梅大多雌雄異株,花為風媒花。3月上旬盛花,6月上旬初收獲,中旬收完,收獲期約10-15天。 2、溫度條件。東魁楊梅和其它楊梅一樣,可在北緯20-30度之間種植,即長江流域以南、海南島以北的地方均可種植。東魁楊梅喜濕耐寒,最適宜的氣溫在15-20℃之間,要求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溫度15-21℃,≥10℃的年積溫4500℃;凍死溫度為-9℃,適應性強。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適宜光照與濕度。東魁楊梅較喜濕耐蔭,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雖然需要足夠的光照時數,但實踐證明,散射光比例大的北坡比直射光強烈的南坡栽種的楊梅長勢好、產量高、品質優,山崗栽種的比空曠地栽種的好。 4、適宜土壤與地形條件。東魁楊梅喜歡松軟排水良好、砂質紅壤和黃壤,適宜生長的土壤pH值在4.0-6.0之間,東魁楊梅宜在山坡地栽種,不宜在平原沃地栽種。楊梅有菌根共生,有固氮作用,所以在比較瘠薄的山坡地種植其生長結果也較好。楊梅喜歡生長在陽光直射較少的陰山,故應選擇北向或東北向的緩坡地栽種。 二、主要栽培技術 1、嚴格選擇苗木。東魁楊梅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以春植、冬植為最佳。種植時選用健壯無病蟲、品種純正的嫁接苗。 2、選地備耕與種植。選擇土層深厚、坡度小于30度以下、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山坡地、山間谷地等紅壤土、黃壤土種植,特別要選取由于陽光缺乏、不利于種植其它果樹的地塊為最佳。為了利于管理,一定要開成梯田種植。種植規格一般為畝植25株,不超過30株為宜。種植前先備耕,山地挖長寬為1米、深0.8米的大穴,種前施足基肥,每株土雜肥30-40公斤和磷肥1公斤。種植時最好帶土移栽,裸根苗種后應覆土壓實。種植后淋足定根水,以后每隔2-4天淋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直至萌芽。 苗木網,999miaomu.com 3、抓好修剪和環剝技術培養矮化早結豐產樹冠。東魁楊梅和本地楊梅一樣以春、夏梢作為結果母枝,幼年結果樹以夏梢作為結果母株。種后在50厘米處促發3-5條分枝,形成一級枝;在一級枝50-60厘米處促發2-3條分枝,形成二級枝;以此類推,至第三年秋把樹冠頂部生長過旺的枝條短截,抑制頂端優勢,把樹高控制在2.5-3米內,形成早結豐產矮化樹冠。通過修剪達到枝條分布均勻、通風透光、減少病蟲的目的。 4、平衡施肥技術。東魁楊梅施肥量少于其它果樹。施肥的原則:重施有機質肥,配施生物菌肥、多施硫酸鉀肥,適施氮肥、少施磷肥,輔以化肥。第一年施肥:一般春種后上半年不施肥,下半年每月淋施一次腐熟的有機水肥(或3%復合肥、尿素的水溶液)。第二、三年的施肥:年施2次肥,第一次(5-6月)每株施復合肥250-500克,硫酸鉀100克;第二次(10-11月)每株施復合肥300-500克、餅肥500-600克、精制有機肥(生物菌肥)1/4包。也可從2月開始每月淋施一次腐熟有機水肥,直至9月止。第四、五年施肥:結果樹適宜比例為N∶P∶K=1∶0.5∶1.5,進入結果期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2月),第二次(6月),每株施肥量都為餅肥1500克或過磷酸鈣200克+硫酸鉀100克+復合肥500克、第三次肥(10-11月)每株施餅肥2000-3000克(或復合肥1000克)+精制有機肥1/2包。以后隨著樹齡增大和掛果量的增多適當增加施肥量。此外,楊梅掛果期間,可結合除蟲防病進行根外噴一些微肥、復合肥等葉面肥。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合理調控梢量和花果量。東魁楊梅南移至蕉嶺的主要表現為早熟(6月初成熟,比主產區浙江早熟一個月以上);但掛果初期存在營養生長過旺、梢多花少的問題。在技術上要通過修剪來調控梢量,一般在采果后修剪,剪除頂端長勢較強的枝條,疏除過密的新梢,每一枝留1-2條新梢,但春夏梢要保留。另一方面在7月中旬新梢老熟后對長勢較旺的樹噴500-1000PPm多效唑,每隔20-30天噴一次,根據樹勢連續噴2-3次。此外,對生勢壯旺、掛果量不夠的楊梅,在花芽分化前(7月上旬)進行環割,這樣9月以后就不會抽發新梢,可保證花芽的質量。在花果期,對花果量偏多的樹進行疏果,時間在3-4月,一般人工蔬果3-4次,把偏多的果和畸形果疏除,以保證果實質量。 6、病蟲害防治。東魁楊梅主要病害有:褐斑病、根腐病等。防治方法:①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并增施有機質肥和鉀肥以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②藥物防治:可噴灑抗菌類藥物托布津等。東魁楊梅主要的蟲害有卷葉蟲、松毛蟲、介殼蟲等,主要危害葉片和枝梢。注意檢查蟲情,及時噴藥防治。 7、適時采收。每年5月份定制好2.5公斤和5公斤裝的竹框,在鮮果色澤由最紅轉紫色時采收,此時鮮果甜度最大,最耐貯存。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經濟效益分析 蕉嶺縣農科所1999年冬種植2600株東魁楊梅。 五、結論 1、東魁楊梅適合種植于微酸性pH4.0-6.0的紅壤、黃壤、石礫土等,但不宜種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粘質水田。實踐證明,東魁楊梅是一種非常適合山區縣種植的果樹,把這些土地充分利用起來發展種植東魁楊梅,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綠化荒山,又能調整水果生產結構和優化品種布局,豐富水果品種資源和水果市場,增加農民收入,效益顯著。 2、東魁楊梅南移蕉嶺后,表現出以下特點:速生快長、早熟、適合矮化密植,早結豐產栽培,還可作為劣種楊梅的嫁接改良品種。 3、東魁楊梅果品風味特佳,果大美觀,市場競爭力強,效益高。 4、東魁楊梅適應性強,病蟲害少,容易推廣種植。 5、由于楊梅果肉裸露,保鮮期短,且收獲時正值高溫季節,又由于蕉嶺遠離大城市,為鮮銷帶來一定困難。所以在大批發展種植楊梅的同時,要考慮配套楊梅加工廠,發展罐頭或其它涼果產品。 6、由于楊梅是無果皮包裹的漿果,建園時應考慮避開有污染物排放的工廠,以保證楊梅的品質。 |
上一篇:六至七月梨樹如何管 下一篇:新品介紹---豐芝88芝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