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切花保鮮劑——乙烯(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7 |
乙烯是植物代謝的天然產物,被認為是控制植物成熟和衰老的激素,0.1毫克/千克的乙烯就具有高度的生理活性。鮮切花衰老的最初反應之一便是乙烯的產生,而產生的乙烯又會誘導鮮切花產生更多的乙烯,最終加速其凋萎變質。除了衰老的組織可產生乙烯外,感病、機械損傷、營養物質耗竭、脫水等都可刺激產生乙烯。鮮切花受乙烯傷害的癥狀概括起來有兩大類型,一類是花朵卷縮或退色;另一類是脫落,如苞片、花瓣和花朵脫落。 在生產和采后處理過程中,防止乙烯損害的具體措施有:①在采切和采后處理過程中,避免對鮮切花造成機械損傷。②采切后應立即使鮮切花冷卻。③鮮切花采切前后所處環境要保持清潔,及時清除腐爛的植物材料。④由于水果和蔬菜能產生大量的乙烯,因此不要把鮮切花與它們共同貯藏。⑤不要把處于花蕾階段與充分開放的鮮切花一同貯藏。⑥溫室和采后處理工作場所不要使用內燃發動機,應適當通風。為檢測環境中乙烯的音量,以確保鮮切花的質量,可放置盆栽萬壽菊或番茄。這兩種植物對乙烯極其敏感,當它們處于1-2毫克/升濃度的乙烯環境中24小時,葉片會明顯下垂。 影響鮮切花采后壽命的環境因素還有溫度、空氣濕度和病害等。對寒冷不敏感的鮮切花,最適貯藏溫度一般接近零度,較高的溫度會使呼吸作用和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加快,刺激乙烯產生,利于病害的滋生和擴散。鮮切花暴露于過低或過高溫度下,可導致生理失調,常見的有三種情況:①凍傷。鮮切花置于0℃以下,組織內結冰造成傷害。②冷害。一些原產熱帶、亞熱帶的鮮切花,置于5--15℃以下常造成退色、產生斑點、出現水浸狀區域、花蕾停止發育而不開放。③熱害。鮮切花暴露于直射陽光下或溫度高的環境,造成的傷害多表現為表面變白、燒傷或燙傷狀、脫水等。針對上述原凼,鮮切花采后應盡快轉移到冷涼的貯藏間并依據不同的種類、品種,放在適宜其儲存的低溫下,尤其要注意,貯藏熱帶鮮切花的溫度不可過低,否則將引起花瓣退色、壞死,或儲后花蕾不開放。空氣的相對濕度對鮮切花水分散失的快慢有很大影響。在采后處理過程中,若環境濕度低,鮮切花極易失水,新鮮度迅速下降。當損失的水分占鮮重的10%-15%時,就會表現出萎蔫。因此,為了減步失水,貯藏鮮切花通常要使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果園施肥應注意的問題 下一篇:有機荔枝的生產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