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園林樹木的栽植環境與適地適第三節 園林樹木的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6 |
一、適地適樹的含義 適地適樹,通俗地說,就是把樹木栽在適合的環境條件下;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在選用樹種的具體化。也就是使樹木生態習性和園林栽植地生境條件相適應,達到樹和地的統一;使其生長健壯,充分發揮其園林功能。因此,適地適樹是園林植樹的基本原則。 地和樹是矛盾統一體的兩個對立面。二者之間,不一定也不可能永遠絕對的融洽和保持長久的平衡,只要求基本部分相適應,達到一定的園林功能效果。例如頤和園萬壽山上的側柏,山上部和山脊的側柏多呈灌叢狀。從林業角度不一定符合木材生產要求,但已達到以常綠色襯托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筑的園林目的,也并不排除在基本適應的前提下,某些部分或階段不適應的矛盾。這些可以通過人為栽培措施加以改造和調節來解決。因此適地適樹又是能動的。但人為措施的能動作用又應受技術和經濟條件所制約。既不能不看到可能擴大栽培的條件,也不能盲目亂引。 二、適地適樹的標準 園林樹木適地適樹雖然是相對的,但也應有個客觀標準。這個標準與造林有所不同;它是根據園林綠化的主要功能目的來確定的。從衛生防護、保護環境出發,在污染區起碼要能成活,整體有相當綠化效果,對偶爾陣發性高濃度污染有一定抗御能力。以觀賞為目的者,要求生長健壯、清潔、無病蟲害,供觀賞的花、果正常。即使以某種特定藝術要求為目的,如為表現蒼勁古雅或成樁景式的樹木,其營養代謝應是平衡而穩定的并能維持較長壽,就算達到園林適地適樹的標準。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園林樹木種植設計的科學性 由于園林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有景觀上的要求,但園林樹木種植設計的藝術性必須建立在生態等科學性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設計時,既可以先從景觀出發,按樹選擇適合地點或加以局部改造。例如,在湖岸、提邊要想達到柳暗花明的藝術效果,除考慮桃紅柳綠在物候上相配合選擇具體種類外,還應考慮耐水能力問題和柳對桃的遮光問題。對水位及其季節變化必須首先考慮:桃是很不耐水浸的,季節性短期最高水位,似乎不能小于30厘米,更不能有水浸。在湖南岸,栽桃在前于高處,柳可近水于低處,錯行栽植。即可解決二者對水和光的要求;在北岸、桃、柳都不能往下近水栽,為不使柳遮桃樹的光應同栽高處。問植時,柳應適當稀植為宜。頤和園西堤仿杭州蘇堤,由于堤窄季節水位偏高,桃不能活,長期柳也早衰,故未成功。造園有時為特殊景觀需要,在岸邊栽不耐水濕的樹種,往往需采取隔水的工程措施,但這只是少量進行,從適地適樹考慮方能保證預想效果的實現,也是最經濟的。也可以在了解園林環境的基礎上,根據樹種特性,提供一批可供選擇樹種,再從功能要求出發進行比較選用。當然對園林樹木知識面廣,并經過實地調查的設計師,自然在設計時,方案便可在頭腦中一氣呵成。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適地適樹的途徑與方法 適地適樹,基本有四條途徑: 第一,是選擇種樹。既包括以地選樹,或按樹選地。以北京為例,在背風向陽處,可選種的樹種很多。但對許多南樹北移的樹種,則必須選種在背風向陽,小氣候較好的地方。 第二,是改地適樹。該地某些方面不適合某樹種植時,可通過人為措施(如進行深翻、換土,及日后養護管理等)來改造栽植地環境,創造條件滿足其基本生態習性的要求,使其在原來不甚適應的地方進行生長。這是栽培上常用方法。 第三,適地接樹。即嫁接在適合該地生長的砧木上,如選用耐寒、抗旱、耐鹽堿砧木,以擴大種植范圍。 第四,是適地改樹。即通過引種馴化、育種等方法,改變樹種某些特性,如經抗性育種等。 通過選擇途徑,達到適地適樹的要求,必須首先充分了解“地”和“樹”的特性。對“地”進行調查分析,并把樹木的生態習性與實地生長狀況調查結合起來,是個有效的方法,并進行數字分析,最好還進行解剖和生理學研究。 園林樹木適地適樹,首先應選用鄉土樹種。如調查當地老樹大樹,分析其生長良好,長壽的具體生態原因。選用時對照分析預栽地的條件,是否適合。這樣不僅能充分發揮該樹的園林功能,又能反映地方特色。對于邊緣樹種要注意分析它與邊緣分布區環境因子的主要矛盾,通過選擇園林小氣候條件的辦法進行種植,并配以相應的養護措施。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對接砧選地,既要研究砧木與栽培樹種品種的復親力和砧穗相互影響,又要研究砧木對該地的適應能力。 引種野生的或外來樹種,應對比原產地與引種地區的條件。經植物園引種馴化試驗,逐步推廣試種。要進行地區的、歷史的分析和考察,以積極而慎重的態度來對待。 綜合本章所述,從樹木的共性來看,具有以下特點: 1.木本植物多年生長于一地,有選擇地吸收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因此,栽植時和以后養護管理中,土壤中不斷補充營養元素,對樹木尤為重要。 2.樹木開始以離心生長的方式不斷擴大樹冠。在該地該樹達到最大體積后,即發生向心更新,如此反復多次,直到死亡。 3.多數樹體比較龐大,各級的根、枝結構較復雜。隨樹體的離心生長,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礦質,運到葉片進行光合加工,要經較長距離,樹體養分的吸收、運轉、分配。生產和消耗以及地上、地下兩大器官的物質交換等生理,比較復雜。 4.樹木長期生于一地易受外界極端因子的影響,其保護組織比較發達。地上芽器官發達。 5.樹體各器官生長發育存在著異質性。不同部位芽質不同。樹木對光周期不敏感;營養生長和生殖發育并存,能多次開花結實,實生樹上存在著幼年區。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6.樹木既有與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相似又有特點的年周期變化,并由許多年周期所組成的生命周期的變化。 7.樹木貯藏營養方式明顯,有…去年一今年一明年…這種連續影響的作用。 根據樹木的以上特點,首先要做到適地適樹,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條件,然后通過人工栽培措施來改善環境條件,滿足樹木的習性要求。特別要使其貯藏營養水平不斷提高。才有利解決各器官間營養輸配的矛盾和協調生長。而樹體的營養,無非是通過根和葉這兩個器官來得。根與葉相互依賴和制約。一般以促為主的樹木栽培,根深才能葉茂?梢娂訌姼纳聘淡h境的土、肥、水管理尤為重要!耙詿o機促有機,以有機奪無機”,如此循環,互相促進,以不斷提高樹體貯藏營養水平。在此基礎上,利用群體關系(不同層次、疏密;同種與異種;不同齡樹的搭配等),整形修剪等來進行調節,提高光合效率,并使有機產物適時向人們需要的某些器官相對集中轉移,獲得優質高產的產品。 以發揮園林功能為目的樹木栽培,還應根據其具體目的。(如為遮蔭、賞觀姿形、葉、花、果),在了解其生長發育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栽培措施加以控制和調節。其原理基本是相同的。學好原理,結合實際,加以靈活應用。 |
上一篇:木槿的繁殖技術 下一篇:園林綠化新品種觀光木的栽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