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紅樹引種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5 |
山紅樹屬在亞洲熱帶成間斷分布, 山紅樹在我國的存在對研究我國熱帶植物區系有重要價值。山紅樹在我國僅分布有一種, 由于天然更新極為困難,加之其天然林木本身就極少, 因此其現在瀕臨滅絕, 因此應加強對其天然林林資源的保護并開展人工擴繁研究, 擴大其種群, 從而對其進行有效保護。 1 . 山紅樹種的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 高達30 m, 胸徑25~ 35 cm。葉對生, 堅紙質或膜質, 倒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 長13~ 24 cm, 寬4~ 8 cm, 先端短漸尖, 基部楔形, 兩面無毛, 側脈79 對;葉柄長12 cm。花單生或2~ 5( ~ 6) 叢生葉腋, 花萼裂片6( ~ 7) , 宿存; 花瓣6( ~7) , 與花萼互生, 白色, 橢圓形, 邊緣撕裂狀;雄蕊12( ~ 14) ; 于房球形, 被毛, 12 室, 每室有胚珠多數, 柱狀盤狀, 12 裂。果陀螺狀, 通常著生于落葉的老枝上, 成熟時暗黃色, 長3~ 3. 5 cm, 直徑1~ 1. 5 cm, 果柄長2. 5~ 3 cm; 種子小, 千粒質量僅為1. 1~ 1. 4 g, 長圓形, 成熟時褐黑色, 外面有窩孔, 長22. 5 mm, 有胚乳。 2 . 生物生態學特性 山紅樹分布區屬北熱帶濕潤季節性雨林, 為熱帶干濕交替的季風氣候地區。夏熱多雨, 冬暖多霧, 終年無霜, 年平均溫約為20. 9 # , 極端最低溫約? 0. 5 # , 年降雨量1 300~ 1 500 mm, 主要集中在5?10 月的濕季, 干季降水較少, 但霧多, 尤以11 月到翌年3 月為甚; 年平均相對濕度約86%。土壤多為灰棕色砂壤土, pH 值6~ 6. 5, 有機質含量高, 保水性強。生長于基質為紫色砂頁巖的溝谷坡地, 小環境地處低山常年流水的溝谷, 坡度20~ 30%。天然繁殖能力較差, 林下幼苗稀見。與其伴生的喬木樹種有絨毛番龍眼( P ometiatomenlos a( B1. ) T eysm et Binn) 、琴葉風吹楠( H or sf leld ia p andur if olia Hu) 、云南山竹于( Gar cinia cow a Ro xb. ) 、云南肉豆蔻( My ris tica y unnanensis Y. H. Li) 、毛柿( Dios p - v ros k er r ii Cr aib) 等。花期7 ? 9 月, 果期11- 12 月。 3 . 引種栽培 3. 1 . 苗木培育 3. 1. 1. 采種. 山紅樹的人工繁殖方法主要用種子培育實生苗, 目前還未見有扦插和組織培養等無性繁殖方面的報道。在此僅介紹實生苗的培育技術。根據對定植于熱林所的山紅樹所進行的觀察, 山紅樹定植后8~ 9 a 開始開花結果, 山紅樹種子11-12 月成熟, 大小年現象明顯。待觀察到果實由青轉為黃色時即表明其種子已經成熟, 可直接從樹上采集, 也可待其脫落后從地上撿拾。采集后的果實可先進行堆漚, 待其腐爛后用清水進行淘洗, 洗出種子。山紅樹種子極細小, 千粒質量僅1. 1~ 1. 4 g, 種子不耐貯藏, 常溫貯藏2 個月即完全喪失發芽力, 宜隨采隨播, 若確須貯藏, 可采用濕沙貯藏, 但也不能超過6 個月。 3. 1. 2 . 播種育苗. 種子拌細沙后撒播于苗床, 蓋土約0. 5 cm, 保持苗床濕潤, 苗床切忌過干或過濕。播種后14~ 19 d 發芽,27 d 出苗結束, 發芽率可達70%以上, 苗床需建蔭棚, 用75% 遮陽網覆蓋。山紅樹幼苗生長極為緩慢且較為脆弱, 苗期一定要加強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山紅樹苗期生長較慢, 抗性差, 為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進苗木定植生長, 同時減少造林后撫育管理工作, 防止因雜草或灌木過度遮蔭影響其生長。生產多用1. 5 年生的容器苗, 此時苗高達30~ 40 cm, 地徑達0. 6 cm, 可用于造林。待芽苗高約3~ 5 cm, 有2~ 3 片真葉時可移入備好的容器( 營養袋或育苗盤) 中進行培育。常用的育苗基質為70%森林表土+ 22%火燒土+ 8%腐熟農家肥。 3. 1. 3. 容器苗苗期管理 . 待移入容器中的山紅樹芽苗成活穩定后, 應進行追肥提苗, 在苗木生長前期和生長旺盛期以氮肥為主, 可用0. 2% 的尿素水溶液或0. 8% 氮磷鉀三元復合肥水溶液追施, 有條件的地方用10%~ 15% 沼氣液追施效果更好, 每2 周追施1 次, 追施6~ 8 次即可。在出圃前2 個月要停止追施氮肥, 可施1~ 2 次磷鉀肥, 以促進苗木木質化, 增加抗性, 提高定植成活率。由于目前還沒進行大規模的造林工作, 因此還未發現有嚴重的病蟲害, 但苗期也應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工作, 可噴灑代森鋅和氧化樂果等農藥預防和控制。同時應注意遮蔭。通過加強管理, 山紅樹1. 5 年生苗高可達30~ 40cm, 地徑達0. 6 cm 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3. 2. 栽培技術 3. 2. 1. 整地. 因其喜生長土壤深厚濕潤、空氣濕度大, 有一定遮蔭的環境, 因此定植前要先選好地。造林前對造林地進行的清理, 因為山紅樹生長初期需進行遮蔭, 因此在整地過程中保留一部分遮蔭樹, 然后挖定植穴, 規格為50 cm & 50 cm & 40 cm, 株行距3 m & 3 m, 每667m2 栽植70 株。定植前進行回塘, 回塘時每穴施入2 kg 腐熟農家肥+ 500 g 過磷酸鈣作基肥。 3. 2. 2. 定植 . 選出合格壯苗出圃進行定植, 根據2006 年進行的裸根苗與營養袋苗造林對比試驗, 結果發現與用裸根苗造林相比, 用容器苗造林可顯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并促進定植后苗木的生長, 因此建議在今后造林過程中應用容器苗進行造林。定植時間應選在雨季前期, 在下過一二次透雨, 土壤濕透約25 ~ 30 cm 時進行。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 2. 3. 幼林撫育管理 . 主要包括擴塘、除草松土和追肥等。山紅樹定植的頭3年, 應于每年5 月、11 月各除草1 次, 主要是清除定植塘內的草, 在造林當年雨季結束后主要進行擴塘除草撫育, 將定植穴周圍深翻土使穴面積加大至0. 6~ 1 m2 , 而保留保護帶上的遮蔭植物, 使其起到遮蔭作用。翌年雨季來臨前( 5 月中旬) 結合除草進行1 次追肥, 每株施入復合肥250 g,雨季結束后再進行1 次除草松土撫育。相同管理措施連續進行3 a。以后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進行除雜灌的工作, 以免雜灌影響其生長和降低成活率。 4 . 小結 山紅樹為我國珍稀特有樹種, 在研究我國熱帶植物區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它作為西雙版納地區 滄海變桑田!的活的證據, 是紅樹科樹種極為少數沒生長在海邊而生長在內陸山地的紅樹科樹種, 具有較高的科研及社會價值。但目前由于受到自然原因( 天然更新極為困難)和人為原因( 過度砍伐天然林種植橡膠和茶葉等經濟作植物, 致使山紅樹野生資源及其生境受到極大破壞) , 山紅樹已瀕臨滅絕邊緣, 若不及時進行有效保護, 用不了多久, 山紅樹必將從地球上消失。現雖然有中科院勐侖植物園和云南省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進行了一些遷地保護和人工林發展方面的研究, 成功營建了小面積的山紅樹人工林, 但由于種群少, 不能有效保存其種群遺傳多樣性。因此, 建議相關部門提高山紅樹的保護級別, 在做好山紅樹野生資源保護的同時, 組織相關科研部門開展山紅樹人工擴繁及遷地保護方面的研究, 以更好地推動山紅樹這一珍稀樹種的保護工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切花郁金香水培生產方法 下一篇:關于栽植蘭花十個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