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與養護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5 |
盆景和詩、畫、園林藝術一樣,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只是它們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它們之間相互滲透,又相互借鑒。詩、畫常取材于園林、盆景,而園林、盆景的創作又強調富有詩情畫意。因此,盆景的立意和布局造型無不受到詩、畫的影響和啟迪,許多優秀的盆景作品就是吸取了繪畫的表現技法創作而成的。 但盆景又不同于詩、畫、園林,它受到客觀條件的諸多限制。詩是用文字的形式來表達人們的情感,描寫事物,歌頌祖國的錦繡山河,它不受空間的限制,畫可以利用畫幅的邊角勾勒出半個峰巒,以表示山嶺綿延,而盆景卻沒有邊角可以依助,只能做成完整的山峰,故又受到空間的限制,園林雖然也受到實際空間的限制,但其可利用的空間卻比盆景大得多。盆景藝術是以盆為紙,以植物山石繪成立體的畫,利用盆景藝術的表現手法,把大干世界濃縮于小盆之中。 盆景藝術流派眾多,風格紛繁,造型布局也存在著一些差異。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們雖然形式和風格不同,卻都遵循一些共同的規律和基本原則。只要掌握了這些規律和原則,再結合自己的藝術才能加以正確發揮,在進行盆景藝術創作時就會得心應手、“法一而形萬”。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盆景造型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故只有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創作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才能獲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創作取得成功。 第一節意在筆先 立意即構思,寫文章在動筆之前,先確定寫什么、怎么寫?盆景創作的立意,即盆景的主題思想,就是想表現什么、如何去表現?盆景作品成功與否,與其立意的優劣,有直接的關系。立意庸俗,當然創作不出造型新穎、具有詩情畫意的盆景來。清代乾隆時期詩人兼畫家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說:“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左則左,意庸則庸,意俗則俗。”這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把盆景的立意和意境相混淆,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概括地說,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而盆景的意境則是指盆景藝術作品的情景交融,并與欣賞者的情感、知識相互溝通時所產生的一種藝術境界。它不是盆景的具體外形。盆景的意境,好似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但又不象文學作品的思想性那樣明顯,它是內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賞者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思考和聯想,才能體味其中之美妙。如當人們看到給一株樹干粗短、枝葉茂盛的五針松盆景命名為《有志不在年高》時,就會使人想到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多少英姿勃發的青少年,為國家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從而激發人們獻身祖國、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這種情景交融的聯想和想象就是意境。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發,或受到某種事物的啟迪,而產生創作的動機。比如當你游覽黃山時,看到千姿百態、馳名中外的松樹,如迎客松、倒掛松等,其頑強的生命力使人倍受感動,于是想用盆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觀再現出來,這就產生了創作的欲望,并根據這一欲望進行立意,然后選材進行創作。另一種情況是“見樹生情”,或叫“見物生意”。比如當你挖到一棵好的樹樁,或親友贈送一株樹木素材時,盆景創作的經驗使你不會草率下剪,而是左觀右望,上下打量,反復推敲,當眼前的樹木和頭腦中儲存的圖 象即樹木的造型結合在一起時,構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產生了。前者可謂“因意選材”,后者則是“因材立意”。規則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選材”,而自然式造型則大多是“因材立意”。 山水盆景的立意也有兩種情況。 一是當你在國內游覽了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之后,深為祖國錦繡山河的壯麗景色所感染,產生了創作的欲望,想把看到的自然風光再現出來,或因看到某種印象深刻的事情而受到啟發想進行創作,進而選擇適當的材料制成盆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下面以筆者創作盆景《中流砥柱》的情況為例,說明盆景創作立意的過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開始的改革開放,像和煦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使百花爭艷,萬木蔥蘢。改革開放大大加快了四化的步伐,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做出了巨大貢獻。看了他們的事跡很受感動,于是我想創作一件盆景來贊頌這些改革能手。那么究竟創作什么樣的盆景才能表現這些英雄人物堅韌不拔、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發揮支柱作用呢?經過反復思考,最后決定以《中流砥柱》命題進行創作。 接下來,面臨如何選材的問題,就是選用什么樣的石料才能表現這些改革能手們的堅強、剛直,在改革的驚濤駭浪中巍然屹立的精神風貌呢?最后選中了斧劈石。但是我又考慮如果制作一件孤峰獨秀式的山水盆景,峰巒雖然高大,卻不合乎命題的要求,因為改革能手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所以采用眾多峰巒的平遠式較為理想。然而,不太高的峰巒能夠表現這些英雄人物形象嗎?我想到中國有幾句名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多少翩翩少年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當今的改革能手中青年占多數,這些不太高的峰巒不是恰好能表現上述思想內容嗎?最后我選定了多峰巒的平遠式造型。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在選石構思中,我突然想起桂林市解放橋附近的漓江中,有一小山屹立江上,在小山下游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洲渚,于是我以這些自然景物為藍本進行創作。 中流砥柱是指江河中的小山。為表現其抗擊驚濤駭浪、堅如磐石的氣勢,我將盆景上的峰巒略向江河上游傾斜,使其造型更為生動有力。 我創作的這件盆景,在1986年北京盆景展覽評比中受到觀眾和行家們的好評,獲得一等獎。 山水盆景立意的另一種情況是,先有了石料,創作者根據石料的多少、形態、特點等,反復琢磨后再立意,然后動手進行創作。例如,有一塊型號較大、體態嶙峋的瘦形松質石料,對其反復觀察后感到,如將它鋸開反而不美,可揚長避短,設計一件孤峰獨秀式山水盆景,寓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詩情畫意。制作時,根據石料的形態特點,因材制宜,因勢利導,先把石料外形輪廓加工成孤峰獨秀式石料素材;再在峰巒正面雕琢出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山路要下寬上窄、時隱時現,通往山巔;在山路下部配置人物,好似在奮力向上攀登的樣子。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山水盆景立意的這兩種情況,前者可謂“據意選石”,后者可稱“因石立意”。兩種情況都是在動手之前就有主題思想了,這就是“意在筆先”的具體表現。 盆景能美化環境,給予人們美的享受。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一般說來,真正美的東西,一方面要符合自然,另一方面要和理想一致,二者缺一不可。盆景所以成為美妙的藝術品,就是因為它能夠把自然美和藝術美結合為一體。因此,要了解自然花木、山水之美,首先就應該向大自然學習。著名的詩人、畫家,他們事業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深入實際,體驗生活,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 一件盆景作品從立意到創作,并不是憑空想象閉門造車而來的,它是作者生活實踐、藝術修養、文學水平和制作技巧等綜合的產物。因此,要求盆景創作者“行萬里路”,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認識自然,發現自然界中存在的美。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苗木網,999miaomu.com 我們應到人民生活的源泉中去吸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知識。 盆景創作者還應從繪畫、文學、雕塑、園藝、詩歌中去吸取營養,學習借鑒他人盆景作品的長處。作為一個盆景創作者,既要有豐富的生活實踐,又要有廣泛的理論知識。要廣積薄發,成竹在胸,頭腦中“貯存”有大量的樹木形態,胸中有江山萬里、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和波瀾壯闊的大自然景象,然后再進行立意、構思、構圖和創作。只要能做到這一點,立意新穎、神形兼備的盆景作品就會從你手中脫穎而出。第二節揚長避短 在盆景創作過程中,要注意發揚盆景材料的長處,而避其短處。一般來講,用來制作盆景的樹木素材是枝繁葉茂的。有經驗的盆景創作者見到素材后,一般不會馬上動手修剪,而是首先找出該素材的長處并進行構思,當一個適宜的盆景造型圖案考慮成熟時,然后再動手進行鋸裁、修剪、蟠扎。充分利用盆景材料原有的優美自然造型,同時把有缺陷的或者多余的部分去掉;如果不能去掉的話,則把優美耐看的部位作為觀賞面,把有缺陷或不夠美觀的部分放在背面。對盆景材料進行這樣的構思、造型,能夠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 |
上一篇:番石榴優質高效修剪技術介紹 下一篇:荷花的盆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