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小棗密植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45 |
馬蓮小棗是河北省名優(yōu)特果品之一,以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而著稱,鮮食制干均可,鮮食酥脆,酸甜適口,口味極上;制干,出干率高;含有人體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人體營養(yǎng)和藥用佳品。1992年在全省紅棗鑒評會上被評為第一名;1997年河北省首屆農(nóng)業(yè)博覽會獲優(yōu)質(zhì)果品稱號;1998 ~ 2005年榮獲河北省名優(yōu)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稱號;2000年榮獲全國首屆紅棗交易會金獎。干鮮果品市場供不應求。 1 建園 1.1 立地條件。選避風向陽、日照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耕地。 1.2 苗木選擇。苗木基徑1公分以上,高度1米以上,無病蟲害,根系完整,生長健壯的根孽苗,二年生酸棗苗作砧木的嫁接苗也可。 1.3 適度密植。一般栽植株行距為2×3米,南北行向,畝株數(shù)110株左右。春栽或秋栽前要挖0.8立方米的栽植穴,坑底鋪25厘米厚的秸稈,每株施農(nóng)家肥20 ~ 30公斤,與表土混勻覆于秸稈之上,最后蓋心土,拍實。澆透水。 999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2 土壤管理 2.1 定植后一、二年,行間間作綠肥或豆科作物。 2.2 樹盤覆蓋,將秸稈粉碎蓋在樹盤內(nèi),蓋后覆土5 ~ 10公分,可保持冠下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 2.3 中耕松土。棗樹生長期要進行中耕松土、鋤草,深度4 ~ 8公分,全年進行3 ~ 4次。 3 肥水管理 從栽后第1年起,每年秋季在棗樹落葉后深翻園一次,株施有機肥10 ~ 15公斤、過磷酸鈣1.0 ~ 1.5公斤,耕翻深度控制在25 ~ 30厘米。植后第2年,在3月中旬 ~ 7月上旬,每株穴施尿素0.2公斤,以后隨樹齡增長及產(chǎn)量增加,每年施肥量逐增。從花蕾形成到果實膨大期,每隔7 ~ 10天葉面交替噴布1次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和微肥水溶液,促進植株生長。 999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4 整形修剪 4.1 冬季修剪。栽植后可于80厘米高處定干,對二次枝短截,及時抹除基部萌生的幼嫩枝芽。按主干疏散分層形整枝,樹高控制在2.5米以下,留6個主枝,基部3個,中部2個,上部1個。基部3個主枝的第1個距地面50厘米左右,各主枝間距20 ~ 30厘米左右。第2層與第1層間距60厘米左右,主枝間距35厘米左右。第3層與第2層間距40厘米左右。基部第一主枝上選留3個側(cè)枝。第2、3層主枝各留2個側(cè)枝。 4.2 夏季修剪。及時疏除徒長枝、競爭枝、交叉枝、過密枝、細弱枝和病蟲枝,回縮下垂枝。對骨干枝上抽生的一、二年生棗頭,留3 ~ 5個二次枝短截培養(yǎng)成結(jié)果枝組。骨干枝衰弱時,及時回縮更新,使骨干枝延長頭保持60° ~ 70°角。5 ~ 8月份在新生棗頭尚未木質(zhì)化時,保留2 ~ 4個二次枝摘心,花期摘心可提高坐果率,7月份摘心可促進幼果生長,骨干枝長40 ~ 50厘米摘心,可促生分枝和促進加粗生長。生長季節(jié)及時抹除骨干枝和樹干上萌生的無用棗頭,及時清除樹干周圍地面上萌生的根蘗。對生長角度過小的主、側(cè)枝夏季要拉枝開角。 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5 花果管理 5.1 在第一年冬或翌年春整形修剪的基礎上對主干和二次枝上萌發(fā)的棗頭隨發(fā)生隨摘除,以利于坐果。 5.2 當結(jié)果枝長至20 ~ 25厘米長時摘心,以提高坐果率。 5.3 花期當空氣相對濕度低于60%時,在上午8:00時 ~ 10:00時或下午5:00時后對樹冠噴赤霉素液或防落素液,加硼砂液。 5.4 當樹冠成形,相鄰兩樹枝條相互搭接或主干粗度達到5厘米以上時,適當開甲,可提高坐果率。方法是:在芒種前后,開花量達到總蕾數(shù)的士30% ~ 50%時進行,甲口寬度在主干直徑的1/10。樹勢強的略寬些,樹勢弱的略窄些。開甲后,立即用塑料條或報紙將甲口封嚴,以防甲口蟲危害,20天后去除。 6 病蟲防治 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噴10%氯氰菊酯2 000倍液以殺死一二代棗粘蟲幼蟲。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 9月上旬桃小食心蟲蛀果盛期,噴50%的滅幼脲1 000 ~ 2 000倍液防桃小幼蟲蛀果。夏季入伏前后或大雨后的高溫高濕天,噴托布津液,防褐斑病發(fā)生蔓延。 |
上一篇:夏季育苗宜采用嫩枝扦插 下一篇:大櫻桃花期防凍技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