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棗樹果實長黑斑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4 |
夏天棗樹結出的果實上長有黑斑,讓很多種植戶頭疼,如何能夠在棗樹生產中避免這個情況出現。據天津農學院園藝系高梅秀老師介紹,棗樹接的棗得的是縮果病或炭疽病。 棗縮果病是一種細菌病害,病原菌侵入正常果后,會出現棗果有暈環、水漬著色、萎縮和脫落幾個時期。果實病斑提前出現紅色,沒有光澤,解剖開棗之后,可以看到果肉病斑區出現由外向內的褐色斑,黃褐色果肉有苦味兒,病斑外果皮收縮。病果的果柄為褐色或黑褐色。 觀察證明,刺吸式昆蟲,象桃小食心蟲、介殼蟲、椿象、壁虱、葉蟬等都可以傳播病害。感病期如果遇到連綿陰雨或是遇上間斷性晴、雨交替高溫、高濕天氣,這種病往往容易成災爆發,棗果半紅時或是白熟期容易落地,造成損失。 對于棗縮果病的防治,在棗園管理上,要注意刺吸口器害蟲防治,盡可能壓低傳病昆蟲的密度。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發病期,使用農用鏈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或者50%的DT的500倍液進行防治,用量上比使用說明上的濃度稍高一些,8天噴藥一次,共噴兩到三次,同時在藥液中一定加入40%的氧化樂果或是20%的水胺硫磷1000倍液,以便殺死傳病昆蟲。好果率可以達到95%以上。 棗炭疽病的防治。 棗炭疽病也是一種細菌病害,染病棗果類似椿象刺入后出現的褐色點,然后褐點不斷擴大,呈現黑色斑,斑外有淡黃色暈環,最后病斑發展為圓形、橢圓形,黑褐色,有凹陷。炭疽病果,生長量減小,果肉糖份低,多數并不脫落。然而炭疽病在染有縮果病菌的棗果上,病斑為大塊圓形或者是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棗果一側有收縮,果肉發苦。 這種病害的傳播也同刺吸口器的昆蟲有關。 棗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首先也是壓低傳病昆蟲的密度。 在8月份的發病期噴施75%的百菌清800倍液兩到三次,每10天一次。 |
上一篇:玫瑰捻枝栽培新技術 下一篇:樹樁盆景樹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