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筍用竹成林豐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2 |
優良筍用竹成林豐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以下技術操作環節,即為立竹結構調控、土壤改良、科學施肥、水分管理、合理挖養、防治病蟲害、防治開花等。早竹、白哺雞、紅殼竹、高節竹的成林豐產栽培技術基本相同。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立竹結構調控 苗木網,999miaomu.com 調整竹林結構,保持合理的竹林密度,是獲得竹筍高產的重要環節,早竹的豐產林立竹密度大體范圍為600-1000株/畝,且分布均勻,密度取決于粗度。一般立竹粗度(胸徑)3.5厘米以上時,密度為 600-800株/畝。立竹粗度在3.0-3.5厘米時,立竹密度為800-1000株/畝。一般豐產林立竹粗度(胸徑)應在3.3厘米(1寸)以上。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立竹年齡為1-5年生,其中1-3年生應各占30%,4-5年生占10%。一般早竹出筍率以二至三年生最強,四至五年生下降,六年生以上的老竹應刪去更新。新竹要每年留養,老竹要每年刪除,始終保持一定的竹林密度和年輕的竹株結構。具體可每年每畝留養150-200株母竹。留養季節在清明前三天后四天內最好。母竹留養要分布均勻,母竹粗壯。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早竹稈壁薄易折斷,留養的新竹要進行鉤梢。鉤梢可降低竹林高度,改善林地光照條件,防止暴雨倒竹,冬季雪壓斷竹。鉤梢可在5月初、6月及9月進行。5月初去捎,可用高枝剪去筍梢,也可采用搖梢的方法。鉤下的筍梢可以食用或加工筍干。去梢后,可控制頂端優勢,減少竹梢養分、水分的消耗,促進地下鞭根的生長。但如果去梢過早,會使竹子變脆,降低抗風雪的能力。9月鉤梢在白露前后,可用刀斬竹梢,此時木質化程度提高,增強了抵抗風雪的能力,但如鉤梢偏遲,竹梢頂端生長會消耗較多養分,抑制下部枝葉及地下鞭根的生長。6月鉤梢在新竹展枝放葉后進行,優劣介于5月與9月之間,一般認為效果較好,鉤梢一般以留枝12-15檔為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刪除老竹的時間以新竹成林后的6月最好,可結合松土連竹蔸一起挖去,不宜采用砍伐的方法。老蔸如不挖去,一時難以腐爛,會使土地利用率下降,影響竹鞭的延伸和竹筍的出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土壤改良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早竹林地必須采取鋤草松土,加土施肥等技術措施。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鋤草松土:可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透氣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保溫能力,還可減少雜草對養分、水分的消耗,并變草為肥。一般成林竹園每年6月深翻松土一次,深度25-30厘米,松土鋤草1-3次,結合增施有機肥,逐步實現“海綿土”,有利竹鞭生長。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培土:培土時間以冬季11-12月為好,每畝加土量15-25噸。加土時可與施有機肥結合進行。加土還可結合開排水溝,就地取土,省工有效。將開溝的泥土翻入林地,以增加土層厚度,使竹園逐漸形成“海綿土”,為竹鞭創造一個良好的長鞭孕筍環境。有利于竹筍個體的重量和質量,是增產的有效措施。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科學施肥 苗木網,999miaomu.com 豐產竹林,必須進行施肥。根據早竹一年四季4個不同的生長期,施4次肥。根據竹筍產量目標、土壤中養分的含量及竹子生長需要的養分確定施肥量,氮、磷、鉀配合施用,有機肥和化肥結合使用, 并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畝產竹筍 1500公斤計,可施 N 45公斤, P2O515公斤,K2O 30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3:1:2.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第1次施肥在2月份,稱“筍前肥”,或“催筍肥”、“長筍肥”。此時氣溫逐漸回升,竹筍生長加快,陸續出土,是竹林大量消耗養分的時期,此期施肥可延長筍期,增加單株筍重,提高竹筍產量和質量,提高新竹成竹率。此期宜施尿素或人糞尿等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第2次施肥在5-6月份,稱“行鞭肥”,或“產后肥”、“長鞭肥”,這次施肥很重要,以速效肥為主,氮、磷、鉀配會使用。施肥量應占全年施肥量的50-70%左右。一般每畝施有機肥50-100擔,化肥50公斤,將肥料撒于地表,然后深翻入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3)第3次施肥在8-9月份,稱“孕筍肥”或“催芽肥”。此時竹林已大量行鞭,開始筍芽分化,又遇干旱天氣。為減輕竹林旱情,宜用低濃度液體肥或固體化肥加水潑施,使竹林充分吸收,促進筍芽分化,不宜深施體積大的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也不宜將有機肥鋪施在竹林地表,導致竹林翹鞭、淺鞭,對竹子生長不利。施低濃度液體肥料,可將人糞尿1000公斤沖水2-4倍,進行潑施。催芽肥占全年施肥量的15%。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第4次施肥在12月份,稱 “發筍肥”或“保暖肥”。此時氣溫較低,竹林生長緩慢,為了促進地下竹筍的生長,為來年竹筍早出高產提供養分,此次施肥宜用廄肥、堆肥等體積大的有機肥料,肥料直接鋪施在竹林地表,不需要腐熟,以利用發酵熱提高上溫。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水分管理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干旱季節澆水灌溉增產作用明顯。多雨季節要注意不能積水,平時要開好排水溝。 苗木網,999miaomu.com 在干旱的秋、冬季節;要進行竹林灌溉或噴灌。在筍芽分化期和竹筍生長期,如果水分不足,會影響筍芽的分化和形成,使出筍數量減少,鮮嫩度下降;退筍數量增加。嚴重缺水的,會引起竹筍的萎縮死亡。在筍芽分化期及竹筍生長期.如果降水不足,應進行澆灌,澆水數量以燒透為宜。每畝水量5-10噸。同時必須重視降低地下水位和開好排水溝排除積水。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合理挖養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合理挖筍、養好母竹是竹筍豐產的基礎。在挖筍期間必須處理好挖筍和留養母竹的關系,做到既留好母竹,又多產竹筍。挖筍的時間一般清明五天以前的竹筍,一經發現,全部采挖。新母竹的留養時間以出筍高峰期稍后為好,一般宜在清明前后1周內,不宜過早或過遲。過早留養母竹會使其他已分化的筍芽因營養不良而不能出土,同時留養的母竹生長旺盛,其頂端優勢抑制其他筍芽的分化。此外,由于此時溫度低,早期留養母竹易引起“冷退”;母竹留養過遲會因竹林內部的大量養分已經消耗而引起營養減退或生長細弱;甚至不能成竹。母竹留養的株數,以每畝200-300株為好,宜每年留養一定的數量,使早園竹林年年出筍,沒有大小年,不宜一年多留一年少留。應注意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竹筍作母竹,還要考慮分布的均勻,保持合理的竹林結構。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水飛薊的選種及種子處理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油菜的莖葉及花穗上為什么會出現白色皰狀斑(白銹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