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農學院、奧勒岡州大學及兩所研究院的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控制秋天樹木停止生長并進入休眠狀態的基因和樹木開花及種子形成過程中的分子機理。在樹木生長的基本遺傳學研究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雜志《自然》上。
通過對調控植物開花結果等生理過程基因的研究,有可能運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將那些種子形成前生長緩慢的樹木改造成易開花、繁殖快的樹種。種子形成前樹木生長緩慢一直是育種類型的主要障礙。該研究為集約林業和果樹種植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此前,研究人員并不知道哪些基因參與起始樹木開花或秋天停止生長過程。理論上,這一研究會積極推動樹木育種技術的發展。對于種子形成前生長期長的樹木而言,多數用于短壽植物例如玉米、小麥等的育種技術顯得過于緩慢而不實用。
接下來是公眾對樹種基因工程技術的本質和安全性理解問題。私營企業和政府機構的相關管理致使該領域研究興趣受限。這些基因可促進傳統育種技術的發展,基因在形成商業植株前會被去除。然而,對基因工程技術的管理和擔憂可能會阻礙這一技術的實際應用。科學家們對從一年生植物Arabidopsis 中首次分離得到的CO和FT基因展開了研究。這些基因負責調控該植物晝長開花過程。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研究發現,兩基因在數百萬年的單獨進化中非常保守,甚至在白楊樹種中表現出類似功能。然而,另人驚奇的是,CO/FT基因組合可調控滋養型樹種秋天停止生長。這些過程反應了樹種生長和存活之間的關鍵性平衡。溫帶樹種冬季必須停止生長并進入休眠狀態,否則會被凍死。從進化角度看,不難理解為什么森林樹種不會過早地開花結果;當樹木幼小時,必須集中營養長高,來與其它樹木競爭陽光;只有進入生命后期,它們才會集中營養形成種子。研究者稱,同樣的道理,任何早花基因釋放到野生種群都不會產生生態學問題,因為當與野生型森林樹種一起生長時,攜帶這些早花基因的樹木表現出競爭劣勢,從而不會導致早花基因的大范圍擴散,CO/FT基因組合還有利于樹種適應當地環境條件。對不同種群的白楊樹研究發現,適應寒冷的北方氣候的樹種在夏天會提前停止生長,準備過冬。這種基因調節機制非常強,生殖將這種樹木置于溫暖區域也不能改變其原有的行為習性。在應用研究方面,研究人員目前可以誘導FT基因過早活化,致使樹種更早地形成種子進行繁殖,這比運用傳統遺傳操作手段好得多。可能會通過正常的有性繁殖快速培育出一些優勢性狀株,以去除植株中FT基因,同時不會導致植株過早的異常繁殖。較溫和的FT基因可以產生持續有益的效應,比如會產生早花或多花果樹品種。特別當傳統方法不見成效時,該基因能夠為開花和果實產量的優化提供新的選擇方案。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對這些樹種開花結果等生理過程的進一步理解有益于解答樹種是怎樣應對和適應環境變化這一問題;同時基于DNA檢測技術有助于鑒定瀕危樹種種群,這類種群可能會從快速育種或移植技術中獲益。這也給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遺傳學家提供了更多的有力工具。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