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套玉米 增產增效益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9 |
棉花套玉米是一種增產增效的種植模式。其種植技術如下: 1、套種模式有兩種模式及相應品種搭配:其一,廂寬1.7米,兩行棉花套兩行玉米,玉米品種為鮮食類玉米,如華甜玉1號、帥糯7號等;棉花品種為抗蟲棉,如中棉29、鄂雜棉3號等,這樣配置以減少防治棉鈴蟲時的用藥次數及便于選用BT生物農藥。其二,采用寬窄廂,寬廂2米,窄廂1.4米,僅在寬廂中間套兩行玉米,玉米品種可用西米3號或登海9號等;棉花品種可用湘雜2號、鄂雜1號、中棉29等。采用寬窄廂,多挖一條溝,是便于排灌;少種兩行玉米,是盡量減少登海9號這樣高大品種對雜交棉的影響。 2、配套栽培技術1)適時播種,縮短兩者共生期。鮮食類玉米2月底3月上旬地膜覆蓋播種,苗期拱膜保苗,防“倒春寒”襲擊;常用玉米3月中旬地膜覆蓋播種。棉花4月中旬采用大缽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并用4000倍“802”液防緩苗期。這樣鮮食玉米可在6月10號左右清場;常用玉米在6月底也可去天心,挽葉而最低限度影響棉花正常生長。 2)控制密度,保留并及時改造葉、枝,改善棉田光照條件。模式一中,鮮食玉米行距0.4米,株距0.3米,密度3200株/畝;棉花株距0.4-0.5米,密度1600-1900株/畝。模式二中,玉米行距0.4米,株距0.35米,密度1100-1200株/畝;棉花株距0.5米,密度1600株/畝。玉米盡量矮化株高;及時除去無效分蘗;授完粉后,及時去掉天心;籽粒稍硬后,及時挽葉;收獲后,及時倒桿,就地覆蓋還可保墑。棉花開花前,適度化調,并及時人工整枝抹杈,確保營養枝茁壯生長和搭好豐產架子;打頂心后,可視長勢及天氣情況,著重化調一次,以改善棉花群體結構。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增施肥料、配方施肥、注重土壤培肥。套種棉田要求總施肥量要比棉花單作田增加20%左右。同時根據作物特點配方施肥,如華甜玉1號,底肥要求施餅肥每畝50公斤、磷肥50公斤、鉀肥15公斤;三葉期輕施提苗肥,尿素5公斤;拔節期施平衡肥尿素7.5公斤,大喇叭口時重施穗肥15公斤,并培土壓根。 4)綜合防治病蟲害,實行無公害栽培。棉套玉米田,病蟲害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往往偏重發生。因此,對病蟲害要早預報,早防治,用藥技術把握四個要點:一是堅持蟲情測報;二是采用替代技術,用生物農藥和楊柳把、汞燈等;三是局部施藥和人工防治相結合,如滴心、涂莖、摘卵,摘葉等;四是堅持國家規定安全間隔期,用藥治蟲,特別是鮮食類玉米收獲前15天禁止用藥。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山石盆景養護四防 下一篇:反復輪剪可讓紫薇多次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