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盆景藝術風格精神特色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9 |
浙江盆景藝術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浙江盆景藝術風格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傳統基礎。 浙江盆景自唐宋以來,一直是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追求詩情畫意的,追求意境為自己的優良傳統;在樹種的選擇上,一向是以松、柏為主要樹種,這也是其地方特色的一部分。 唐時浙江就有石和天目松組合成景,時稱“天目石松”的盆景出現。 南宋王十朋(今溫州樂清人)書有《巖松記》,描寫松樹附石盆景,并有“藏參天復地之意于盈握間”的意境描寫。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寫到杭州的“怪松異檜”。 明屠隆(寧波鄞縣人)《考馨余事》中有“盆景自古以天目松為最古雅”,并提出以當時畫松四名家的表現手法作為松樹盆景選型的典范。在種植方面又多有“雙本結對”,“或栽三五窠”等合栽式的造型理論,從而使作品多有“山林風趣”,而令人“忘暑”、“忘餐”的意境描寫。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清代陳扶瑤《花境》“種植取景”一章中,列舉了當時江南流行的以松柏為主的盆景樹種,計28種。 清代出版的《芥子圖畫傳》雖系習畫的系統教科書,然其中樹木、山石等部分,都直接對盆景制作有指導作用,是盆景習作必讀的著作。 我國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熱愛自然。就是這種精神造就了樂山樂水、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表現出對自然有一種特殊的認識和親密關系,這就是我國盆景藝術誕生的思想基礎。浙江盆景是中國盆景的一部分,它一直沿襲著一條讓盆景造型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道路前行。這從我國的考古發掘、歷代畫作中對盆景的描繪、歷史文學著作中對盆景的描述,更可以在歷代有關盆景專著中,找到我國盆景包括浙江盆景的真實面貌。由此我們可以明白,以自然樹相為基礎的自然式盆景是中國盆景藝術的正統,是中國盆景藝術真正意義上的傳統。今天浙江的盆景藝術創作和全國一樣,就是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才能取得空前的發展。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自然式盆景和規則式盆景是兩個不同層次的藝術的同時存在。拿浙江來說,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盆景創作,仍以自然式盆景為主流。民間藝術的盆景僅僅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已,那就是常熟、蘇州的“六合三托一頂”的規則形式,但它在浙江沒有深厚的基礎。所以,解放以來,民間藝術的盆景造型很快消失,而傳統意義的自然式盆景很快的成了一統浙江盆景的創作共識。 就盆景樹種看,浙江一向以松柏為傳統樹種。寧波20世紀初引種了日本五針松,現年產已高達50萬株,使浙江成為我國五針松最集中的產地。這給浙江盆景在繼承傳統、改革創新增添了雄厚的資源實力。 |
上一篇:報春花栽培養護技術整理 下一篇:斑馬花的栽培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