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5 |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秋季開花前采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莖基,干燥。支根習稱“筋條”,莖基習稱“剪口”。 三七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性喜溫暖而稍陰濕、涼爽的環境,懼嚴寒、水漬和酷熱、強光。栽培于海拔800~1000米的斜坡上,以土壤疏松、含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壤土為宜。種子育苗移栽,播種之后,必須搭棚遮蔭。一年后移栽定植,同樣需搭棚遮蔭,并隨季節調整透光度,保持散射陽光。從育苗、移栽到收獲一般需4年或更長時間。主產云南文山、硯山、西疇縣和廣西靖西、那坡、德保等縣。貴州、四川、廣東、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也有少量栽培。解放初期,云南、廣西僅種植一、二百畝,年產量不到5000公斤,有“金不換”之稱。至60年代初期,生產發展仍很緩慢,供應十分緊張。為了發展三七生產,國家實行經濟扶持,調高收購價格,成立三七生產指導站,擴大了種植地區,云南發展到90多個縣,廣西發展到60多個縣。四川、貴州、湖南、廣東等地也試種成功。在1970~1977年之間曾出現產大于銷。進行生產調整后,逐步實現了供求基本平衡。 三七商品分“春七”和“冬七”兩類。“春七”是在打去花蕾之后采挖,體重色好,產量質量均佳;“冬七”是在結籽后起收,外皮多皺紋抽溝,體大質松輕泡,質量次于“春七”。商品呈圓錐形或紡綞形,上粗下細,長1~6厘米,直徑1~4厘米,質堅體重。外表灰黃色或黃褐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斷面灰褐色或灰綠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質量以個大、質堅、均勻、內色灰褐者為佳。規格以顆粒大小分檔,有20頭(一等),30頭(二等),40頭(三等),60頭(四等),80頭(五等),120頭(六等),160頭(七等),200頭(八等),大二外(250頭,九等),筋條(十二等),剪口(十三等)等。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七為常用中藥,性溫,味辛。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能。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記者 不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秋葵栽培技術要點 下一篇:五色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