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高油大豆(175kg/畝)三壟栽培技術規范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5 |
一、選地與整地 (一)選地:要求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有一定灌溉(或噴灌)條件,無污染、無石塊、適宜機械耕作,黑土或黑壤土的大片平地或緩坡地,并有3年以上輪作基礎,前茬最好為玉米、小麥、馬鈴薯,不施高殘留農藥的地塊為佳。 (二)整地:要求秋整地,秋翻耙起壟或秋耙深松起壟,翻深20cm以上,耙深12—15cm,深松25—28cm,打破犁底層。壟寬60—65cm,壟直壟勻,50m壟長直線誤差小于3cm,壟幅誤差小于3cm,起壟后鎮壓,壟體壓實,壟高18cm,達到播種狀態。 前作有深翻基礎,未進行秋翻整地的地塊,要求4月15日前進行滅茬,撿凈根茬,耢平,達到播種狀態。 二、品種選擇及處理 (一)品種選擇:根據175kg/畝生產指標,結合我區各地生態條件及市場需求,選擇脂肪含量大于21%,蛋白質含量≥38%的高產品種。(品種種植區域參考如下) ≥2300℃積溫區選用吉林35、47、開育12。 2200—2300℃積溫區選用合豐40、墾農18、呼交98--391。 2100—2200℃積溫區選用疆莫豆1號、蒙豆12。 1900—2100℃積溫區選用黑河19、24、27、蒙豆9號。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種子精選:種子播前要進行精選,用大豆精選機或人工精選,淘汰病粒、蟲口粒、清除雜質,純度達到99%、凈度達到99%、發芽率達到95%以上。 (三)種子處理:種衣劑包衣(按產品說明書操作)或微肥拌種,每畝種子量用增產菌濃縮液15ml+液體生物鉀100ml+氨基酸20ml+水100ml混合液拌種。 三、施肥 依據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進行測土配方平衡施肥。 (一)底肥:畝施有機肥1500公斤以上,結合整地一次施入。 (二)種肥:畝施二銨5--6公斤,尿素3公斤,鉀肥2公斤或畝施大豆復合肥12.5公斤,施于種下4—5cm處。 (三)追肥:畝用尿素500g+鉬酸銨10g+磷酸二氫鉀7.5g+水25公斤,在大豆開花期和結莢期各進行一次葉面噴施。 四、播種 (一)播期:地溫穩定通過7—8℃開始播種,一般南部4月25日—5月5日,中部5月1日—5月10日,北部5月5日—5月15日。 (二)播法:選用2BT—6W或2BT—Ⅱ型精量點播機播種,壟上雙行,雙行間小行距10—12cm,播后要及時鎮壓。 (三)播深:鎮壓后3—5cm。 (四)播量與密度:壟距60—65cm,畝播量4—4.5kg,畝保苗2—2.2萬株。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五)播種質量:播種均勻無斷條,機械壟上播種時應對準壟頂中心,偏差±1cm,覆土均勻,及時鎮壓。 五、田間管理 (一)深松:當大豆拱土時,進行鏟前深松耥蒙頭土。 (二)噴灌:有條件的地方根據當時旱情和生長發育需水規律進行噴灌。噴水量:分枝至開花期30mm,開花至結莢期30—40mm,結莢鼓粒期30—35mm,噴灌強度應小于土壤入滲速度,以地表不產生徑流、不破壞土壤結構,地表不板結為原則。 (三)鏟耥 及時鏟耥,做到兩鏟三耥,鏟耥傷苗率小于3%,后期在草籽未成熟前拔凈大草。 (四)化學除草 1、選擇除草劑的原則:選擇安全、經濟、高效除草劑,禁用高殘留除草劑。 2、播后苗前施藥:土壤墑情正常時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進行封閉處理。根據雜草種類選用不同類型除草劑和配方(見除草劑使用說明)。如呼倫貝爾市嶺南旗(市)常用每公頃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毫升,或90%禾耐斯1560—2200毫升+70%賽克津可濕性粉劑300—600克兌水200公斤進行土壤封閉除草。 (五)病蟲防治 1、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的協調與配套,嚴格控制化學農藥施用量,禁用高殘留農藥。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防治對象與方法:大豆食心蟲,采用2.5%溴氰菊脂乳油,畝用量20毫升,兌水15公斤噴施。 六、收獲 (一)實行分品種單獨收獲,單儲單運、單出售。 (二)以機收為主輔之以人工收獲。人工收獲,落葉達90%時進行;機械聯合收割,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進行。 (三)收割時要求割茬低,不留莢,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莢為準,一般為5—6cm,收割損失率小于2%,脫粒損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臉小于5%,清潔率大于95%。 供稿單位:內蒙古農業技術推廣站 (記者 不詳)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夏季生產一品紅技術要點 下一篇:炮仗花繁殖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