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高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5 |
蘆葦是多年生禾本科宿根性植物,莖稈堅硬,質地細膩,纖維含量高,一般在40%~60%,是我國造紙工業中重要的原材料。同時,蘆葦在農業、工業、交通、建筑、醫藥等行業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特別是利用蘆葦編制工藝品,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為國家創造大量的外匯。其次,蘆葦在保護生態環境、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越來越顯示出突出的作用。 蘆葦和其他植物不同,一次種植多年見效,除第一年資金及勞動力投入較多外,從第二年開始,只需葦田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及蘆葦收割的投入。在一般情況下,蘆葦第一年栽植,3a后產量可達到4 500kg/hm2以上,最高產量可達15~45t/hm2。 1蘆葦的繁殖 蘆葦的繁殖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1.1蘆葦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要是利用蘆葦的種子,在適宜的季節進行育苗和移栽。 1.1.1地塊選擇。育苗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灌水和排水方便、交通方便、土壤含鹽量低、無雜草、無病菌的地塊,深翻,整地作床,床與床之間修成布道溝,便于灌水和管理,施有機肥15t/hm2與土壤充分混合耙平。 1.1.2播種。將上一年采取的蘆葦穗曬干,切碎,在5月上中旬,當氣溫達到10℃以上時,開始播種,播種量為75 kg/hm2。播種前,育苗田灌水泡田,2d后排干,使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后進行均勻播種,并將種子拍入土中。 苗木網,999miaomu.com 1.1.3苗田管理與移栽。當蘆葦出苗后,加強灌水管理,灌水深度不能淹沒蘆葦幼苗,當幼苗高度達到5cm時進行間苗,苗間距2cm,隨幼苗的生長,及時間苗和除草,并加強灌水和施肥,到苗高20cm時,苗間距達6cm。在當地條件比較好時,在7~8月蘆葦出現分蘗后即可進行大田移栽,也可在第二年春季氣溫達到5℃以上時進行移栽。移栽時,將移栽田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狀態,將蘆葦苗(發芽前)從育苗田中起出,按株行距1m×1m進行栽植,每穴3~5株,當苗高達到30cm后,加強灌水,水層保持5cm,隨生長加深水層,最深不超過50cm,當年高度可達到1.5~2.0m。 1.2蘆葦的無性繁殖 當氣溫達到5℃以上時,即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從田間挖取蘆葦根狀莖,截取30cm為一段,運往田間,進行栽植,每平方米栽植1根,但可隨著產量目標而加密栽植,當苗高達到30cm以上時,可進行淺水灌溉,并根據蘆葦需水規律和生長速度,逐漸加深水層,最深不超過50cm。有條件的可進行施肥,肥料品種以氮肥為主,施肥量控制在150~300kg/hm2,一般情況下3a后蘆葦產量就可達到4 500 kg/hm2以上。 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蘆葦的繁殖技術也有了新的跨越。一是在蘆葦生長季節采取青葦移栽的辦法,獲得了成功。即在蘆葦生長季節挖取30cm×30cm×30cm的土坨,單位面積株數控制在10~30株之間,然后在遮蔭的條件下運往栽植地點,帶水進行栽植,成活率在100%。二是在蘆葦生長季節利用蘆葦莖稈扦插也可以獲得較高的成活率,但是在扦插中,要采取良好的科學技術,既要充分考慮灌溉條件、土壤鹽分條件,也要考慮不同的生長季節和節位對發芽的影響,以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田間管理 2.1水利工程建設 根據蘆葦生育特性,在田間修建配套的水利工程設施,其中包括提水站、灌水、排水、橋、涵等配套系統,根據田間地勢、地貌等情況,工程控制面積在33.3~66.7hm2之間,做到快速灌水和排水。 2.2水分管理 蘆葦是挺水植物,在一生中需要較多的水分供應。研究結果顯示:蘆葦一生中,生理需水量在700m3左右。在蘆葦灌溉中研究出“春淺、夏深、秋落干”的灌溉制度,即在春季蘆葦發芽前灌淺水,加速土壤解凍,提高地溫,促進蘆葦發芽,當土壤解凍后排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蘆葦發芽和生長后,灌淺水5cm。5月中旬以后,蘆葦進入生長盛期,生長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所以應采取深水灌溉,水層保持在30~50cm。8月中旬以后,蘆葦進入生殖生長期,需水量降低,進行土壤排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蘆葦成熟和秋芽發育。 2.3合理施肥 蘆葦是以生產莖稈為主的經濟植物,一生中需要較多的營養供應,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營養綜合平衡,是蘆葦生長、提高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蘆葦進入生長盛期的5月中下旬進行施肥,施肥品種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施肥量一般在300~375kg/hm2。在施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施肥重點應是中低產葦田,因為中低產葦田增產潛力大,肥料容易發揮作用;二是葦田施肥和農田施肥具有很大的不同性,因此必須考慮葦田的性質,配備良好的工程設施和最佳的灌溉制度,使水肥融合后被蘆葦吸收;三是對土壤鹽堿重、草害多的地塊應首先降低土壤含鹽量和防除草害,避免肥料損失;四是在施肥前,應對施肥地塊土壤進行分析,對不能滿足蘆葦生長所需的養分種類應重點施用,并配合其他肥料品種,保持土壤營養平衡,即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方法,也就是說采取測土施肥的辦法,以減少肥料的浪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4病蟲草害防治 蘆葦蟲害主要是蚜蟲,一般嚴重發生季節在6~7月之間,在嚴重發生年份用40%氧化樂果800~1 500倍液噴殺。但在防治中,首先要進行預測預報,確定防治時期。二是采取點片防治和重點防治的原則,避免大面積防治造成人員和藥物的浪費。近年來,東亞飛蝗也有發展趨勢,應注意預測預報和加強防治。 草害主要有達氏蒲草、狹葉蒲草、苔草等,應根據不同草類品種及其生物學特性進行科學防除。一是可采取生物防除和化學防除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對蒲草可利用2,4-D丁酯在春季進行噴灑,并配合灌溉以達到消滅的效果。二是對草害發生情況要進行調查,對重點發生地塊要進行點片防治。三是在農藥噴灑時要注意防止對周圍的植物和蘆葦產生藥害。 3蘆葦收割 當蘆葦成熟的12月份土壤凍結后,及時進行收割。在收割中,不論是人工收割或是機械收割,應保留5cm割茬和部分落葉,確保秋芽不受損害和枯枝落葉腐爛后歸還土壤,維持土壤養分平衡。 4冬季管理 蘆葦收割結束后,對葦田內的枯枝和落葉應盡量少燒或不燒,以減少養分損失,如果燒塘一般在3~5a內燒塘1次,燒塘時間可在收割結束后到第二年蘆葦發芽前進行,對沼澤地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處理。對當年病蟲害發生嚴重地塊可在冬季燒塘,或在第二年春季灌水時對漂浮的腐爛草集中銷毀。 |
上一篇:矮化技術在陽臺花卉栽培中的應用 下一篇:春玉米蚜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