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姜瘟?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2 |
姜瘟又稱姜腐爛病,是為害姜的常見病害。發生于高溫多雨季節,尤其在雷陣雨頻繁期,更是其發病高峰期。該病首先為害與地表交接的莖基部和塊莖,患病植株表現為心葉黃萎,繼而蔓延至全株。病部初期表現為黃褐色的水漬狀,病部逐漸擴大變為暗褐色,姜塊組織軟化,腐爛。用手一擠組織便潰化,變為一股白色粘稠狀具惡臭氣味的液體。嚴重時變褐腐爛后僅留下一層表皮,地上部(姜苗)則失水變黃,變褐枯死。姜瘟的病原為病原細菌、假單胞桿菌屬引起的一種病害。該病初侵染源為土壤中的越冬菌源或姜種帶菌。該菌在土壤中可存活二年。菌體短桿狀,在5--40℃之間均可發病,以27--28℃為最適宜溫度。PH值6.5--7.5間最宜發生。該病發生后,病菌在田間可通過風雨水和地下害蟲傳播,從傷口、水孔、氣孔侵入為害。環境條件適宜時,可蔓延全田為害。 防治方法必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選用無病種姜,實行水旱輪作或與禾本科作物輪作,不與前茬姜田連作,間隔應在3年以上,前作避免種植煙草、茄子等茄科作物以及薯類和花生、大白菜等作物,種植生姜時每畝撒施石灰75公斤。種姜要一“曬”二“泡”,選擇健康、個頭飽滿的姜塊,播前按每塊0.1公斤切塊后經日光曝曬至表皮略皺,可用高錳酸鉀或其它殺菌劑浸種5--8分鐘,晾干后再用草木灰堆放催芽待芽體萌發長至約1.5厘米即可種植。播后整個苗床覆蓋一層用石灰:硫懸浮劑:水為1:1:25的水液均勻噴濕經晾干后的禾草,以減少藥分和水分的蒸發,以預防和控制雜草生長。開好排好溝,以防雨水沖刷和受淹,不讓病田雨水流入無病田塊;生姜喜濕潤,如遇較長時間干旱,要及時灌跑馬水;田間濕度大時切忌除草松土,以防機械損傷而感染病菌發病。藥劑防治:當田間出現零星病株時,及時拔起病菌進行銷毀,并撒一層黑白灰(草木灰與石灰以3:2混合)回穴進行土壤消毒,或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液、或5%硫酸銅、或5%漂白粉、或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至4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灌蔸消毒。株高約35厘米、抽出4條苗以上時,噴藥1次,以后每隔2--3周噴1次,可選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2000倍液,或50%DT殺菌膠懸劑500倍液,或敵克松原粉1000倍液,或50%滅菌威1000倍液。農藥要交替使用,注意切勿混用。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盆栽發財樹上盆及換盆操作要點 下一篇:冬季植樹的栽培保活管理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