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葉枯病發病規律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2 |
百合原產于我國東部及中部地區。較耐寒,喜強光,不耐蔭。光線不足會影響生長和開花。宜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共×Σ,在高溫多濕環境下易感病。百合植株剛直挺秀,花大色艷,品種繁多,宜成片、成叢點綴草地邊緣或組成花境,寧靜而和諧。百合也是盆花、切花的珍品。 百合葉枯病又名百合灰霉病,該病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妨礙生長,降低觀賞價值。病害發生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 癥狀:受害部位主要是葉、莖、芽和花。發病初期,感病葉上產生褪綠斑點,以后病斑擴展為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淺黃色至紅褐色。有的病斑中央淺灰色,邊緣紫色。干燥時,病斑干枯、淺灰色。發病后期,葉片枯死。莖部感病,病部變褐折斷。芽和花受害,變褐腐爛。幼嫩植株受害,生長點死亡。潮濕時,病部產生灰色霉狀物,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為橢圓葡萄孢菌(Botrytis elliptica(Berk.) Cooke),隸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葡萄孢屬真菌。菌核偶爾在鱗莖上形成,但常見于夏季落地的花上。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株和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天,越冬后的菌絲及菌核萌發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到植株上,引起初次侵染。條件適宜,在一個生長季節內可發生多次侵染,最后病菌進入越冬場所。涼爽多雨、多露、多霧的潮濕環境下,病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諝鉂穸蕊柡、溫度在16℃條件下,分生孢子萌發最快,溫度在10-18℃又多霧潮濕時,病菌極易完成侵染,幾天之內又可形成新的分生孢子。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①減少侵染來源:抹芽、疏花和摘除的病葉、老葉,應立即集中深埋或燒毀。生長季節結束時,應將病株和所有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②加強栽培管理,溫室內要通氣降濕,陽光充足。③藥劑防治:發病期,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噴2-3次。(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怎樣提高越夏平菇產量 下一篇:白掌繁殖方法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