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癭瘤病的癥狀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0 |
【癥狀】對杜鵑花嫩枝、梢和葉片均可危害。葉片受害后邊緣或全葉腫大肥厚,呈瘤狀或半球狀肉質菌癭。嫩枝受害后亦腫大增粗成肉質菌癭,影響抽梢。花受害后,花瓣表面或凹陷處長出白色粉狀霉層,即病菌的子實層。后期,菌癭變褐,枯萎脫落。 【發生規律】以菌絲體在殘體上越冬,翌年日平均氣溫升到10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達80%以上時,即開始產生擔孢子。擔孢子隨風雨傳播,侵染幼葉、嫩梢或花瓣。半個月后,病部開始變色枯萎,25天左右病葉完全枯萎脫落。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第一次發病高峰期,9月下旬為第二次發病高峰期。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南方低緯地區蒔養春蘭經驗 下一篇:解析日本枯山水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