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根莖葉花的腐爛是怎樣引起的?如何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9 |
秋海棠在栽培過程中,根、莖、葉、花極易腐爛,其原因是由灰霉病、冠腐病、莖腐病及水肥管理不當等引起的。 (1)秋海棠灰霉病:由灰葡萄抱屬的真菌引起。發病后,葉和花的邊緣產生水漬狀褐色至紅褐色枯斑,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大,整個葉片變黑腐爛,受害部位密生灰色黑霉層。莖部受害通常是在植株近地面處的莖基部產生不規則的水漬狀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時病斑相互愈合包圍莖部起皺縮以致在受害部位折斷。 秋海棠灰霉病病菌通常存在于病殘植物體中,發生時間3~5月,多從傷口、葉痕、自然裂口處侵入。 秋海棠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一是應注意清除有病葉片,拔除重病株。二是對病莖輕度腐爛部分利用鋒利的消毒刀具割去,并注意通風透光,澆水時避免對植株大水量強力.噴澆。四是藥劑防治,對葉痕、自然裂口、傷口等可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涂擦,生長期防治,可噴50%苯來特1500倍液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石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 (2)秋海棠冠腐病和莖腐病:這是由綿腐菌屬的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發病時冠部和莖基部出現水漬狀變色軟腐,向上擴展可長達4~6厘米,造成黑色莖腐。葉片、葉柄受害,也呈水漬狀變色軟腐。這種病菌也可侵染幼苗和扦插繁殖枝條,引起幼苗摔倒和技條腐爛。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病殘植物及附近的土表可長出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 秋海棠冠腐病和莖腐病的防治措施:一是土壤消毒,方法可參照“怎樣防治仙客來灰霉病叩問題的解答。二是用鋒利的刀采取插穗,忌用剪刀,因其易使植物組織擠壓受傷。播種及扦插時盆底浸水一次浸透,其后只要保持土壤濕潤,盡量少澆水。植株放置保持一定的株行距,以利于通風透光。三是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四是藥劑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1:1:160的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 (3)水肥管理不當引起的腐爛:秋海棠性喜溫暖、濕潤,忌高溫、高濕及強光照射,因此水肥管理要隨季節及生長狀況而變化。春季4~6月份,秋海棠處于旺盛生長階段,此時水肥不足,不利于生長開花,因此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并按“薄肥勤施”的原則,每7~IO天施一次稀薄液肥,肥液濃度20%即可。秋海棠的生長溫度為25℃左右。有些地區夏季溫度常在35℃以上,此時秋海棠處于休眠階段,即使是在蔭棚下也生長緩慢,因此,尤須控制水肥,使盆土略干些;可以常向地面、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另外,夏季秋海棠肥水過量,更易使根系及莖基部腐爛,應切實注意。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奇花異草——神香草 下一篇:早熟花菜無公害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