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水分管理六字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7 |
平菇生產過程中,水分管理是否得當,對平菇的產量和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的平菇水分管理“六字經”,經推廣應用,效果甚好。現介紹如下: 準 正確掌握培養料的含水量,是奪取平菇高產的一個關鍵。因為它直接影響發菌速度、菌絲密度,從而影響到平菇產量。水分偏高,料內空氣相當減少,菌絲由于缺氧生產速度減慢,甚至停止生長,并易發生雜菌污染;水分過低,菌絲長勢弱,抗性差,出菇推遲,產量低。因此,拌料時加水一定要“準”。實踐證明,平菇培養料的含水量60%—65%為最適宜。感觀標準是,料拌好后,用手抓料用力捏,指縫內有水滲出但不下滴為準。 穩 平菇發菌期,其所需水分全部來源于培養料,故發菌期的水分管理應抓住一個“穩”字,也就是說要使培養料的含水量穩定在60%—65%。穩定培養料中的水分,床栽是用地膜覆蓋料面的辦法以防止水分蒸發;袋栽是利用塑料袋保護來達到保水的目的。此外,畦床栽培的若發菌期遇久旱天氣,應適當在排水溝中澆水,以防止料中水分散失。 巧 出菇期的水分管理,應在“巧”字上作文章。在現蕾前,可適當向料中補水,使含水量達65%—68%。為加速出菇,除利用溫差、光線等刺激外,還可利用培養料表面的干干濕濕、干濕交替的辦法來催蕾。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在平菇幼蕾期,水分管理要以提高空氣相對濕度為主。隨著菇體的逐漸長大。可適當向菇體直接噴水。噴水應掌握勤噴輕噴,晴天多噴、陰雨天少噴,小菇少噴、大菇多噴的原則。噴水應注意通風,但應該避免強風。 補 培養料在頭潮菇采摘后,含水量一般下降20%—30%,二潮菇后下降30%—50%。因此,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要及時向培養料噴水保溫。其做法是:連續2—3天,每天向培養料噴水2—3次;每次以料表濕潤為宜,但不可使培養料長期積水。 為提高平菇產量,可以結合補水適當追施一些營養液。此外,袋栽的可直接用特制的補水器注水,既方便又快速。 保 平菇采一潮菇后至下一潮菇出現前的時間,稱為轉潮期。這個階段的水分管理關鍵就在于保水,也就是使所補充的水分不蒸發、散失掉。 因此,袋栽的平菇補水結束后應立即將袋兩頭扎緊,待下一潮菇出現后再解口出菇;床栽的補水結束后要及時在料面覆蓋薄膜待出下一潮菇。 浸 采收三潮菇后,培養料的含水量已經降至45%以下,采用補水的方法已難以奏效。 此時,平菇袋栽的可以脫去塑料袋,將菌棒置水池中浸泡(上壓重物,防止菌棒浮于水面而吸水困難),待菌棒吸水恢復至出菇前重量時撈起。稍晾干后重新裝入袋中,待出下一潮菇;床栽的可開溝灌水,待培養料的含水量達65%時排除多余水分,再按常規管理。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不詳)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紫金牛栽培技術 下一篇:大豆日間管理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