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弱筋小麥新品種——揚麥13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5 |
揚麥13系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育成的優質弱筋小麥新品種,熟期較揚麥158早熟1—2天左右,系春性,幼苗直立,長勢旺盛,株高85厘米,莖稈粗壯,大穗大粒,一般每畝有效穗28萬左右,每穗結實粒數40—42粒,千粒重40克,容重800克/升左右。長芒、白殼、紅粒、粉質,灌漿速度快,熟相好,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高抗白粉病,紋枯病輕,耐寒,耐濕性較好,耐肥抗倒,畝產量340千克左右。適宜在長江中下游麥區沙土—沙壤土地區及皖西地區推廣應用,同時由于對白粉病抗性較好,在白粉病重發區更能發揮其增效潛力。 一、適期播種。控制適宜的基本苗。長江中下游麥區在10月25—30日播種,基本苗控制在18萬/畝左右,沿淮及皖西地區在10月20—25日播種,基本苗控制在15萬/畝左右,天旱時要及時灌水出苗,爭取年前主莖蘗1—2個越冬。 二、合理施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2千克,磷、鉀肥5—6千克。⑴氮肥,基肥:追肥=7:3,追肥中平衡接力肥占10—15%左右,拔節肥占15%左右,于倒3葉期施用;⑵磷、鉀肥,基肥:追肥=5:5,施用追肥時間為5—7葉期,追肥中也可以用多元復合肥。 三、搞好田間病蟲草防治。該品種植株較矮(85厘米左右),易產生草害,前中期要注意雜草防治;在雜草2—3葉時,畝用6.5%驃馬50—75毫升+75%巨星1—1.5克對水50千克噴霧,可以有效地防除看麥娘、豬殃殃等惡性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在麥田中后期要注意防治紋枯病、銹病、赤霉病及蟲害。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四、注意做好后期根外追肥。進行根外追肥,要做到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尤其要注意配比濃度不宜過大,否則易灼傷葉片,噴施時期要得當,次數要適宜。微量元素肥料如華碩828、美洲星、豐產靈等選擇1種,宜在孕穗和灌漿期各噴一次;大量元素肥料如磷酸二氫鉀等可在孕穗期噴1—2次,灌漿期再噴3—4次,通過噴施可以促進碳水化合物向籽粒運輸,提高籽粒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籽粒粗蛋白含量,改善品質.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論蟹爪蘭的嫁接與插遷 下一篇:怎樣控制玉米異常苗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