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麥全蝕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4 |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豫北、豫西麥區均已發生此病,并且發病面積不斷擴大。此病發生后蔓延速度快,一般一塊地從植株零星發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時間,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20%,重病區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 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發病后,植株在苗期根和地下莖變黑,表面腐爛;分蘗前后基部老葉變黃,分蘗減少,生長衰弱;拔節后根部和莖基部腐爛加重,植株矮化;抽穗灌漿期莖基部變黑腐爛現象愈發嚴重。由于根部和莖基腐爛,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實或粒秕。 全蝕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絲在土壤中的病株殘體上腐生或休眠,小麥從苗期至抽穗期均可被浸染,但苗期最易受浸染,造成的損失也最重。防治全蝕病要分類進行,初發區采取撲滅措施,老病區要采用以農業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合理輪作:有水源地區實行稻麥輪作,旱地種小麥時可與非寄主作物如棉花、甘薯、煙草等輪作,以減輕病情。0.03%有效成分拌種,可有效控制全蝕病的發生。在小麥拔節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150~200克或20%粉銹寧乳油每畝100~150毫升,加水50~60千克全田澆灌,防效也可達60%以上。 (記者 不詳)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盆栽金花茶技術 下一篇:白芹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