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盆景欣賞與品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3 |
盆景是盆景創作者運用自然材料表達自然景觀的藝術反映,通過藝術手段和創作技巧造化自然景態,推出供人欣賞的藝術品(有生命的)。平時人們在勞作之余,得以欣賞和品評盆景,可以增強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和大自然的向往之心,更能體會到我國盆景藝術的形神之趣以及作品那獨距匠心的技藝之功。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深刻認識要經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過程,欣賞盆景作品亦然,首先觸及到的是它的外表形態,即從體態、樹干、枝條、突出根盤、葉冠狀態、色彩以及造型形式、布局、用盆、配架等方面著眼,進行粗略的觀賞表象。然后,再由觀感情緒的投入,漸漸的領略到作品的風格,氣質意境以及神韻等內涵的東西。在一般品評過程中,應從藝術的形式美和作品的內容美去尋味,盆景作者在作品創作過程,除了努力攝取自然景象進行題材創作外,還借助了詩人的抒情韻律和畫家的繪畫技巧,進行藝術造化,達到自然生命與藝術生命共存的目的。而欣賞盆景應如咀嚼詩味、觀賞畫面,從最基本的節奏韻律和構圖色彩去品味,才能從作品的整體面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詩情畫意。 那么,在品評過程怎樣才能反映作品的深刻內涵?觀賞者在作品的品評中不同層次的人由于學識、素養、社會地位、審美眼光、生活情緒等因素的差異,對作品的評價不盡相同,從而產生不同的思想反映。但是,我國的盆景藝術創造源遠流長,有史以來就被人們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這是意境所生,是作者對作品形式與內容的不斷探索、追求、創新的體現,品評者應努力從這方面去理解、領會,才能使整個內心的反映與作品的表達,廣泛的產生共鳴。在欣賞是應著重把握作品的"自然美"、"藝術美"、"技藝美"三個環節。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一自然美 盆景是以自然材料來塑造情景,其自然景象之美是十分突出的,作品的形象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自然的客觀規律是作品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品評者應從盆景材料結構的造型特征與自然界特征進行對比審美。如展示在眼前的是一盆榕樹盆景,通過對作品與自然景象集中精力進行對比時,就會讓你仿佛走進一棵盤根錯節,蜿蜒曲折,悠閑自然的原始古樹之下,從其葉冠,色彩,姿態領略到具有生命活力的更高自然美。所以,把握作品的自然之美,才能有的放矢地反映作品的深刻含義。 二藝術美 在把握盆景的自然美的前提下,進一步認識藝術美,認識藝術美是反映作品的精髓,也是觀賞者借助盆景具體的自然景象,風貌特征,及其客觀規律進行想象,由想象來獲得更高的意境美。富于想象的盆景作者,由于把握更高、更強烈、更典型、更理想的自然美創作出形態各異,清奇蒼古的優秀作品奉獻給觀賞者品評,而觀賞者也是靠自己審美情緒的投入,抓住四時之自然變化,觸景生情或者觀賞的愉悅程度產生某種現象,從作品富有含蓄的表達中領悟其深刻,正確全面的真實意境主題,達到情隨景出,情景交融,如入境中的境界。譬如欣賞一盆叢林式楓樹盆景,其樹枝優美、純樸、梗直、葉形秀麗、端莊,有經霜猶茂之感,更有"山色未應秋后老,靈楓方為駐童顏"之趣境,表達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藝術神韻,從而給觀賞者想象中構出一幅絕好的"秋景圖"。達到作品的內涵與觀賞者的認識迎合統一,這就是作品的藝術鎂喚起觀賞者的真情實感。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技藝美 盆景的造型形式和品評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必須由盆景作者通過技藝手段來最終實現。欣賞盆景的技藝美,要視其作品是否符合造型形式的一般規律,這樣才能從作品中真正的品味出來。首先在欣賞一盆作品,要觀其如何運用造型形式,一棵樹有一棵樹的造型特點,應當留意其根盤、主干、枝條是怎樣圍繞主題而確定賦型的,對造型中的做作痕跡是怎樣處理的,這樣才能正常評價作者師法造化之工夫;怎樣恰當布置主次關系,作品中相互襯托是有效地突出對方,但其中也有主次之別,要觀察其主體之外的巧施和用意,真正達到反映作品主題意向,避免喧賓奪主;怎樣運用態勢規律,應仔細觀察作品中如何運用樹木的姿態,盆栽的位置,附石的配置以及擺件的點綴等技藝手法,把盆中所顯出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生動畫面,有條不紊、準確有序的勾勒出來;怎樣作到意境深邃,觀后能產生情趣,浮想翩翩,有不盡之意和無窮之味的言表激情。其次,看其運用聚散、藏露、比例、節奏、均衡、變化、統一等手法處理作品格局的技藝,把作品的表達氛圍推向高潮,起到畫龍點睛的認識效果。 總之,盆景作品的欣賞與品評,是一項健康、高雅的感情活動,通過無言的形象,產生廣泛的聯想,從其作品中真正地領受它的美、它的意。這是作品的真正目的,也是作為欣賞與品評者所希望的感情與藝術溝通。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荷花的繁殖技術 下一篇:懸鈴木/法桐破腹病(爛肚子病)怎樣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