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病蟲害防治4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3 |
18.唐菖蒲病毒病 唐富蒲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凡是種植唐富蒲地區均有該病發生。主要引起球莖退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嚴重影響切花質量。 【癥狀】該病主要浸染葉片、花器等部位,感病葉片最初在葉片上出現褪綠圓斑,因病斑擴展受到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最后變為褐色。病葉顏色呈深綠與淺綠相鳳嚴重時黃化、扭曲。有病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有些品種的花瓣變色,呈碎錦狀。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菜豆黃花葉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和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nus)。這兩種病毒均在病球莖和病殘體內越冬。由汁液和多種蚜蟲傳播。兩種病毒的寄主范圍很廣,很多蔬菜和雜草是它的毒源植物。 【防治方法]①加強檢疫,對帶毒的球莖及時銷毀。②有條件的可建立無病植株留種球基地。③清除田間病株和種植地附近的雜草,減少浸染源。④噴施殺蟲劑防治蚜蟲,消滅傳毒介體。
19.唐菖蒲條斑病 【癥狀】感病植株最初在葉片上形成褪綠斑點,斑點被葉脈包圍呈多角形,植株變矮,葉片皺縮扭曲,花朵變小,在粉紅色花品種上花瓣呈碎色狀。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菜豆黃花葉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病毒在病球莖及病植物體內越冬,成為次年的初浸染源,病毒由汁液、蚜蟲傳播,用帶毒的小球作繁殖材料也使病毒能廣泛傳播。病毒均從微傷口侵入。 【防治方法】①加強檢疫,對引進的種球如有病毒,應立即銷毀。②建立無毒良種種球繁育基地。③治蟲防病,用40%氧化樂果2000倍防治蚜蟲,及時拔除田間病株,以防相互感染。④選擇較抗病的品種進行栽培。
20.蘇鐵斑點病 【癥狀】植株感病后在蘇鐵小葉上有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小病斑出現。病斑中央為暗褐色至灰白色。周緣呈紅褐色;病斑逐漸擴大,相互連接形成一段斑,其上端的葉組織不久便枯死。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蘇鐵殼二孢菌(Pestalotia cycadis)。病茵在病葉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傳播。在高溫多雨的季節和栽培管理不善的條件下發病嚴重。蘇鐵冬季受凍害后容易并發此病。 【防治方法】①剪除病枯葉或病枯的葉段為防治的主要措施。②發病初期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1:200倍波爾多液,或50%托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21.唐菖蒲枯萎病 【癥狀】該病主要發生于田間,感病后的植株幼嫩葉柄彎曲、皺縮,葉簇變黃、干枯,花梗彎曲,色澤較濃,最后黃化枯萎。球莖被浸染時,部分出現水漬狀不規則近圓形小病斑,病斑逐漸變為赤褐色到暗褐色,病斑凹陷成環狀萎縮,嚴重時,整個球莖呈黑褐色干腐。當球莖嚴重感病時,苗纖弱,或很快死亡。當球莖感病較輕時,可以長到正常株,但以后葉尖發黃并逐漸往下死亡。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im Var.gladidid)。病原菌在病球莖和土中越冬,從傷口侵入,是種傳和土傳病害。連作或種植有病球莖都易加重病害發生。 【防冶方法】①采取2~3年輪作措施,可控制病害。②大田中發現病株應將病株及根際周圍土一起除去。③種植前將球莖浸在50%多菌靈500倍液中半小時,再以50%福美雙拌后種植。
22.君子蘭日灼病 【癥狀】感病葉片邊緣出現不清晰的發黃的干枯斑塊。【病原及發病規律】君子蘭日灼病(Clivia sunscald)為君子蘭生理性的傷害。君子蘭日灼病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尤其是在君子蘭苗期葉片較嫩,太陽光過強的條件下,易發生日灼病。 【防治方法】①溫室種植君子蘭時,從6-9月份要適當遮陰。當室內溫度超過30時,要加強通風或采取噴水降溫。②應放置在陰涼通風處。③君子蘭一旦發生日灼病后,應將被害葉片剪去,防止傷害蔓延,引起其他病害。
23.君子蘭葉斑病 【癥狀】該病主要浸染葉片,感病初期葉片有褐色小斑點發生,逐漸擴大成黃褐色至灰褐色不規則形的大病斑。病部稍下陷,邊緣略隆起。后期病斑干枯,上面長有黑色小粒點。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一種真茵。在栽培中過多地施用氮肥,磷、鉀肥相對較少時,易發生該病。在高溫干燥的條件下,或者受介殼蟲為害嚴重時,葉斑病容易發生為害。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葉及病殘體。減少浸染源。②防治介殼蟲,避免蟲害,減少浸染。③發病初期,噴施50%多菌靈1000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代森銨1000倍液防治。
24.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枯萎病 【癥狀】該病為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的毀滅性病害,可流行成災。感病植株的葉下垂呈枯萎狀,葉色呈淡綠色或淡黃色,后期葉片脫落,枝條開始枯死。檢查植株邊材,可明顯地觀察到變為褐色的被害部分。在葉片尚未枯萎時,病株的皮孔中會產生大量的病原菌分生孢子。這些孢子通過風雨傳播。 【病原】病原為尖抱鐮刀菌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wm schl.f.sp.pernciosium)。 【防治方法】①選擇抗病性品種栽培,如深紅色花的夏洛特(Chartotte),淺色花馳聞(Tryon)②如枯死植株及感病嚴重的植株砍除并燒毀,以防病害蔓延。
25.菊花黑斑病 菊花黑斑病又稱褐斑病、斑枯病。是菊花上的一種嚴重病害,全國各地均有發生。 【癥狀】感病的葉片最初在葉上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變成黑褐色或黑色,直徑2-10毫米。感病部位與健康部位界限明顯,后期病斑中心變淺,呈灰白色,出現細小黑點,嚴重時只有頂部2-3片葉無病,病葉過早枯萎,但并不馬上脫落,掛在植株上。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菊殼針孢菌(Septoria Chrysanthemella)。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來年的浸染源,分生孢子器散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由風雨傳播。秋季多雨、種植密度大、通風不良等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品種間抗病性存在著差異,如紫荷、鴛鴦比較抗病,而廣東黃感病最重,分根繁殖的植株病重,從健壯植株上部取芽扦插時感病較輕。 【防治方法】①小面積種植時,人工摘除病葉,集中燒毀。②改善種植環境。發病嚴重的地區實行輪作,栽植密度不要過密,以利通風透光,及時排除積水。③發病期間用100~150倍的波爾多液或80%敵茵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也可將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與80%敵菌丹500倍液混合噴灑,或用45%百菌清、多菌靈混合膠懸劑1000倍液噴灑效果比單一用藥要好。
|
上一篇:寒蘭的繁殖技術 下一篇:遼寧舉辦民間盆景藝術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