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沙棘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2 |
沙棘屬胡頹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屬(Hippophae L.),為雌雄異株的灌木或小喬木。 沙棘果、葉、皮中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物質,具有營養保健、增強人類體質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同時沙棘枝葉茂密、根系發達、生長迅速、抗干旱風沙、耐鹽堿瘠薄、御嚴寒酷暑,具有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改良土壤等顯著的生態環境效益。 1980年以來,國家加強了人工沙棘林建設,我國沙棘林面積超過2000萬畝。成為沙棘資源大國。我國科技工作者先后引進了前蘇聯果實大、棘刺少、產量高的大果沙棘優良品種,并開展了中—俄沙棘雜交育種研究,部分品種已在我國適生地區建立了集約化栽培的高產沙棘園。沙棘不僅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的重要先鋒樹種和混交樹種,而且成為我國食品、保健品和藥品開發,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經濟植物資源。 由于沙棘品種生物學、生態學特性的不同和栽植地生境條件的差異,其生產特性表現出很大差異。由于中國沙棘棘刺多且硬、果實小、果柄短、產量低,采摘困難且伴隨著破壞性的利用方式,故自90年代初期,我國科技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引種選育、雜交育種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我國沙棘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刺少或無刺、果實大、果柄長、產量高、易采摘的經濟型和生態經濟型優良品種(統稱為大果沙棘),這些品種的推廣應用,為必將推動我國沙棘資源建設和產業化發展,為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二、沙棘生物學特性 大果沙棘種子形狀一般為倒印形式橢圓形,長3—8mm,寬2.2—3.2mm,厚1.6—2.6mm,千粒重11—19g,約為中國沙棘的2倍。沙棘二年生苗以后,水平根生長迅速,生長末期出現根蘗,而主根生長緩慢。通常在0—40cm范圍內的水平根上均可產生根蘗,0—18cm范圍內的根蘗苗占總根蘗苗的856%以上。沙棘根幅比冠幅大,為冠幅的2.5—4倍,可達10—13m。沙棘主、側根均有根瘤分布,其固氮能力大于豆科植物。沙棘受風沙或洪水沉積物埋壓時,可形成二、三層根系。沙棘芽為具牙鱗的單生芽,在生長后期的當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雌雄異株,雄花芽比雌花芽大2—3倍,前者有6—12個、后者有2—6個倒印形牙鱗。沙棘一般為灌木,樹高0.6—3m,與喬木混交時可達3—15m;大果沙棘主要是合軸分枝式,幼齡植株也常有總狀分枝情況;沙棘具枝刺,其形態、大小、質比、數量、色澤等因品種不同差異很大。因季節和生長特性不同,在日平均氣溫12℃(春)、17—21℃(夏、秋)時,嫩枝生長迅速。大果沙棘實生苗通常4—5年,營養繁殖苗2—3年開花結實,實生苗7—8年、營養苗5—6年進入盛果期,果實產量9—10t/hm2,天然林為0.3—0.7 t/hm2。大果沙棘年生長周期115—120天,生命周期8—20年。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沙棘生態學特性 沙棘是喜光的陽性樹種,不能忍受長期遮陰。沙棘耐水濕和大氣干旱,在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80—85%時長育良好。喜溫涼、耐嚴寒、耐高溫,在年平均溫度0—10℃條件下生長良好,也能在絕對氣溫-35—-48℃、35—45℃的條件下生存。喜濕潤、肥沃、疏松、中性、沙質土或壤土,在干旱貧瘠、輕鹽堿土壤不能發揮正常生產效能,在重粘土、重鹽漬土、沼澤土上生長不良,或不能生長。 四、大果沙棘優良品種簡介 1.齊棘1號:齊棘一號是齊齊哈爾園藝所從俄羅斯大果沙棘“向陽”品種中選取而來的新品系。中熟品種,樹高2—3m,樹冠開張,樹繁葉茂,生長勢強,抗寒,高度抗干縮病,無刺,果實園柱形,橙色,果大,平均單果重0.9g,畝產鮮果1000—1500kg,在齊齊哈爾地區4月20日萌芽,5月2日開花,8月中旬成熟。果實含糖3.10%,含抗壞血酸215.3mg/100g,種子含脂肪(風干)10.84%,果肉含脂肪(鮮)1.5%。 2.橙色。推廣于符拉基米爾州,下諾夫寧羅德州、鄂木斯克州和阿爾泰邊區。由西伯利亞利薩文科園藝科學研究所通過卡圖尼禮品和薩彥嶺種群沙棘實生苗雜交育成。植株高3米,樹冠呈正橢圓形,中等密度,比較緊湊,棘刺較少,4年結齡進入結果期,產量高,無大小年之分。盛果期達10—12年。果實于9月中旬成熟,為晚熟型,單果重為0.6g,果實呈柱橢圓形,橙紅色,果柄長8—10mm,采收時果實不破漿。6—7年樹齡的單株產量為13.7—22.1kg(171—276公擔/公頃)。果實含糖5.4%,酸1.3%,油6%,Vc330mg/100g。適宜制作沙棘汁和沙棘果醬。本品種耐嚴寒,對于干縮病有一定抗性,在大田條件下能抗病蟲害。 苗木網,999miaomu.com 引種地4年生株高163.4cm,冠幅158.8×126.2cm,地徑4.2cm,百果量49g,果實縱徑0.93cm,橫徑0.78cm。 3.遼阜系列。遼阜1、2號是遼寧省沙棘辦通過丘伊斯克(母本)與中國沙棘雜交選育品種。遼阜1號果實圓柱形,果徑0.8~0.85cm,長1.1~1.2cm,百果重41~45g,單株產量5.0kg以上,畝產700~1000kg,無刺或少刺。遼阜2號果實圓柱形,果徑0.8~0.9cm,長1.1cm,百果重55.0~60.0g,單株產量4.0kg以上,畝產500~1000kg,無刺或少刺。定西地區水保所引種選育的遼阜1、2號實生苗,已選育了果柄長(達4mm)、果實大(達1.25cm),百果重62.0g,產量高(單株產量4.0kg,畝產達500~1000kg)的當地適生品種。 4.阿列伊。為目前唯一的已推廣雄株品種。是西伯利亞利薩文科園藝科學研究所通過阿爾泰與卡通種群雜交育成。植株長勢強,無刺,用嫩枝扦插能很好地繁育。每一花序有17—24朵花,平均為19.5朵,花粉產量特別高,花粉的生命力特強,花粉粒均勻一致,花期與大多數已推廣的和有推廣前途的雌性品種和類型的花期重合。該品種的生殖器官抵抗冬季凍害的性能很強。1987年已進入國家品種試驗。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楚伊。已在原蘇聯的阿爾泰邊區,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區,新西伯利亞州、伊爾庫茨克州和庫爾干納州等15個州進行了推廣。該品種是西伯利亞利薩文科園藝科學研究所通過雜交的途徑(楚伊×楚伊)育成的。樹高2.5米,樹冠呈叉開式,園形,枝條稀疏,植株長勢較弱,棘刺較少。定植3—4年進入結果期,果實早熟,成熟期為8月上半旬,果柄長2—3mm,產量高,無大小年之分,采收不破漿。果實呈柱橢圓形,橙色,粒大,平均單果重為0.9g,單株產量為9.5—10kg,6—7年進入盛果期后,單株產量為14.6—23.0kg。盛果期可達8—10年。果味甜酸可口,用途廣泛。果實含糖6.4%,酸1.7%,油6.2%,含Vc134mg/100g,胡蘿卜素3.7mg/100g,本品種耐嚴寒,在大田條件下抗病蟲害。 引種地4年生,株高138.0cm,冠幅133.4×111.2cm,地徑3.42cm,單株平均產果量3.82kg,果實縱徑1.31cm,橫徑0.94cm,百果重61.6g。 6.太陽。由莫斯科大學植物園選育。樹冠緊湊,呈微叉開式。結實較早,2—3年樹齡便進入結果期。產量比較高。5年樹齡的單株平均產量為8kg。果實為中等大小。呈園形橙黃色,有光澤,單果重0.5g。果皮較薄,果肉多汁,味酸,有細微的菠蘿香味。果柄較細,長4.5—5mm,采摘應力小,采收時果實不破漿,為早熟型,但過熟后采收時果實易破漿,果實含糖0.4%,含酸1.3%,含油3.5%,含胡蘿卜素3.9mg/100g,含Vc122mg/100g。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引種地4年生,株高138.4cm,冠幅87.6×93.8cm,地徑2.4cm,單株平均產果量3.5kg,果實縱徑1.3cm,橫徑0.9cm,百果重63.3g。 7.渾金。已推廣于庫爾干納州,車里雅賓斯克州、阿爾泰邊區和烏德穆爾特森林草原區。是西伯利亞利薩文科園藝科學研究所通過謝爾賓1號與卡通種群沙棘實生苗雜交育成。植株長勢中等,樹高2.4米,樹冠張開形,棘刺較少,4年結齡進入結果期,結果豐富,無大小年之分。盛果期達10—12年。果實于8月底成熟,中熟型,果實呈柱橢圓形,橙黃色,果柄長3—4mm,采收時果實不破漿。平均單果重為0.7g, 6—7年樹齡的單株產量為14.5—20.5kg。果實含糖5.3%,含油6.9%,含Vc133,含酸1.55%,胡蘿卜素3.81mg/100g,果實可鮮食,可制作糖水沙棘和沙棘果醬。本品種耐嚴寒,耐干旱,在大田條件下能抗病蟲害。 五、大果沙棘栽培技術 大果沙棘的引種、選育,為實現沙棘資源的可持續集約經營利用提供了優良的種質資源。按照當地自然資源特點,特別是降水資源的特征,根據適地適樹、對位配置的原則,通過科學規劃設計,采用集約栽培技術,充分利用大果沙棘棘刺少、產量高、質量優的生產特點,為沙棘企業提供優質原料,是實現沙棘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沙棘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核心。因此沙棘的集約化經營管理,是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環節。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我國從前蘇聯引種的大果沙棘在氣候溫涼,年均氣溫<7℃,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東三省、內蒙古中東地區生長情況較好,多數品種優質了原產地的優良性狀,在我國西南的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區,大果沙棘“向陽”沙棘也能正常生長,開花結實,但果實比原產地變小。甘肅定西水保所引種選育的遼阜一、二號實生苗,在海拔1900—2000 m、年均氣溫6.3℃,年降水量400多mm的地區生育良好,果實產量甚至超過了原產地。 1.建園規劃。主要包括土地、道路、防護林及灌排水設施規劃。 土地以土質疏松,透氣性良好,PH值7~8,含鹽量<0.5%的風沙土、沙壤土、輕壤土為宜;水源豐足,能滿足沙棘生育需求;地塊集中,交通方便,道路干支線貫穿全園,寬度主線在4m以上,支線在2m以上。風速過大的地貌單元,應配置喬灌混交的防風林帶。有水源條件的沙棘園,應配置灌水渠系,無水源條件的地區,應采取徑流聚集工程整地,保證沙棘生育需水,低洼積水地區不易建園。 2.品種選擇。選擇果實大、百粒重50g以上、產量高、平均單株產量2kg以上,無刺或軟刺的大果沙棘無性繁殖苗或根蘗苗,以保持原品種性狀及區分雌雄株。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造林整地工程。半干旱地區沙棘園,必須進行徑流聚集工程整地。 梁峁頂。隔坡水平坑整地。長×寬為16m×1.4m,間距0.6m;隔坡水平階整地階面寬1.2m,隔坡寬1m。 梁峁坡。陽坡<25°坡面,隔坡水平階整地,階面寬1.2m,隔坡寬2m,長度3m;>25°坡面,品字狀魚鱗坑整地,底寬0.8m,間距4m×4m。陰坡<25°坡面,隔坡水平階整地,階面寬1.2m,隔坡寬2m,長度2m;>25°坡面,品字狀魚鱗坑整地,底寬0.8m,間距4m×4m。 溝谷。<25°坡面,隔坡水平階整地,階面寬1.2m,隔坡寬1m,長度2~3m;>25°坡面,品字狀魚鱗坑整地,底寬0.8~1.0m,間距0.6m。 4.栽植規格。以產果為目的的沙棘園,在年降雨量600mm以上地區,苗木株行距2m×4m(營養面積8m2),1245株/hm2。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地區,株行距4m×4m,定植密度630株/hm2。以采條為目的的沙棘園,在600mm降雨量地區,苗木株行距1m×3m,密度為3300株/hm2。在400mm降雨地區,株行距1.5m×3m,密度2220株/hm2。 5.雌雄搭配。沙棘為雌雄異株的風媒植物,果實產量與配置方式、雌雄比例關系密切。雌雄比例又與花期風向、地勢走向、氣候條件、雄株花粉量直接相關。一般雌雄比例以8:1為宜,雄株外圍,雌株居中。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大果沙棘產果量高,灌水和施肥對產量高低影響十分明顯。首先,苗木定植時土壤水分充分。其次在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要保證四次水的保灌:春季萌芽期灌水次,生長期二次,入冬前一次。無灌溉條件的地區,單株集雨量要在1.3m3左右。沙棘對N、P、K肥的需求比例為1:2:1。一般磷肥(磷酸二銨)75~105kg/hm2,穴施0.05~0.06kg,鉀肥37.5~45kg/hm2,穴施0.025~0.03kg。 (2)中耕管理。結果前株間空地可與豆科植物、花卉、蔬菜間作,但不能與草莓、馬鈴薯、番茄等茄科植物間作。中耕深度4~5cm為宜。 (3)樹形修剪。苗木第二年定干高度0.3m,每株保留三根大枝作骨干枝。結果后每年春、冬首先剪去枯枝、病蟲枝、腐爛枝,然后清除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復壯修剪(樹齡大于15年以后),保留一個軸生枝,其余枝條全部剪掉,促進萌發新條,恢復樹勢。 |
上一篇:庭院綠化北植創業有個性 下一篇:嫁接牡丹的延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