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春播小麥栽培技術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2 |
1、區域適應性及高效種植模式 1999年以前,春播小麥還處于探索性研究階段,主要集中在廣漢市進行小區試驗。2000年進行小面積示范,取得良好效果,畝產突破了300公斤。2001年開始擴大示范范圍,同時在廣漢、什邡、崇州、綿竹、新都、樂山和簡陽等地進行了規模不等的生產示范,品種為春麥98。主體模式"春(播)麥-夏稻-秋冬菜",春麥播種時間在1月上旬至2月上旬,4月上旬抽穗揚花,5月中下旬成熟,畝產200-316.5公斤。秋冬菜主要分兩種類型,一是普通蔬菜,二是糧菜兼用的馬鈴薯。馬鈴薯和生育期長的蔬菜一般種植一茬,生育期短的蔬菜則種植兩茬。秋冬菜的畝純收益都在800-1500元左右,好的甚至更高。 春播小麥(春麥98)無論在平壩還是在丘陵,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較好的產量表現。普遍認為,只要深入總結經驗,不斷完善相關技術,產量水平完全可以較大幅度提高。但是,春播小麥生產只有同種植結構調整相結合才能最終提高耕地種植效益。如果將秋冬季節土地閑置,等到1月份再種小麥,既無必要,也無法通過小麥優質優價來彌補產量的虧減。采取春(播)麥-夏稻-秋冬經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光溫資源,又可穩糧增收。水稻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收獲,之后可以種植多種經濟作物。具體種類可根據各地秋季的溫光特點和市場需要作靈活安排。 苗木網,999miaomu.com 2、高產播期 2000-2001年,在什邡、廣漢和綿竹同時開展播期試驗。什邡和廣漢均從11月1日起每隔10天播種一次,播到2月29日為止。綿竹從1月23日起每隔5天播種一次,播到2月7日結束,共4期。 試驗結果表明,各個播期小麥都能正常生長成熟,并能夠在5月底以前收獲。全生育期(播種至成熟)84-181天,其中,播種-抽穗階段變化較大(47-117天),開花~成熟階段變化相對較小(31-45天)。 2001年小麥生育期間遭遇嚴重天干,對春播小麥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影響較大。特別在是秋冬季節沒有種植蔬菜的兩季田,由于土壤板結,調水調肥能力相對較差,春播小麥所受影響更大。例如,廣漢點2月19日播種畝產僅為152.8kg,比上年蔬菜地同期播種的產量整整低了168.7kg。而同一年份比較,綿竹和崇州所用試驗地,經連續多年種植秋冬蔬菜,土壤結構良好,質地疏松,春播小麥的開端生長優勢明顯,前期生長量大,中后期不脫肥,灌漿落黃好,1月23日播種的產量都達到了300kg/畝以上。 綜合多年多點的試驗結果,并結合當地的種植結構考慮,春麥98的播期可以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作靈活安排。 3、種植密度與施肥水平 春播小麥一般1月上中旬播種,4月初即開始抽穗,生長進程快,分蘗少,以主莖成穗為主。基本苗過低,成穗不足 ,基本苗過高,個體發育不良,穗小,易倒伏,病蟲害重,不利高產。因此,適宜的群體起點是高產的關鍵。密肥試驗表明,在土壤結構良好、肥力較高的情況下,密度對產量影響大,施氮量影響小。每畝基本苗以25萬、成穗26-28萬的處理產量較高,一般可達250-300kg左右。相反,在土壤條件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施氮水平對產量影響大,密度影響小。一般畝施純氮10kg,底肥、三葉肥和穗肥分別占60%、30%和10%的產量較高。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不詳)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重陽木繁殖技術 下一篇:蛇目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