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稔樹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0 |
烏稔樹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適生范圍較廣,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烏稔樹為喜酸性植物,喜濕潤怕積水,地栽以富含有機質、疏松排水性能好的土質為宜,盆栽土可將腐殖土、爐灰按1:1混合配制使用。施肥要遵循適時、適量的原則,春季可每月追施磷肥1至2次,花后施以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北方堿性土質地區澆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主,亦可在自來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 烏稔樹的繁殖多以扦插和播種為主。扦插:于春季取一年生剛剛木質化的健壯枝條,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1—2個葉片。在梅雨季節前扦插,成活率最高。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扦插基質可用河沙、蛭石、珍珠巖等,入土深度為插穗的1/3至1/2,插后需遮陰和噴水,約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當年即可移栽或上盆。播種繁殖能獲得大量種苗,可采收秋季呈黑色的漿果,于翌年春季播種。播種宜用淺盆、木箱或地床,以排水良好的粗砂粒鋪于底部,面層鋪2厘米厚的消毒腐殖土。撒播后,薄覆一層細土,保持盆土濕潤,溫度在15℃—20℃時,25天左右即可出苗,待幼苗長出2片—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 為加速烏稔樹植株成形,可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 。整形修剪一般在早春或冬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以保證樹冠和樹型的完美。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烏稔樹最常見的蟲害是紅蜘蛛,多在6月—8月高溫干旱時危害嚴重,可用三氧殺螨醇或樂果溶液噴殺。最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主要發生在梅雨季節,染病時葉片上出現褐色斑塊,循環感染,危害甚大,是引起落葉的主要原因,可噴灑托布津或波樂多液進行防治。 |
上一篇:狹葉十大功勞的繁殖 下一篇:梨樹采果后管理技術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