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王子F1”育苗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20 |
“蘆筍王子F1”育苗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蘆筍王子F1”,是中國蘆筍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雜交新品種,2002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jìn)步二等獎,也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廣的品種之一。在山東、河南、河北等主要蘆筍產(chǎn)區(qū),筍農(nóng)開始用“蘆筍王子F1”取代原來的“UC800”“UC157F2”等常規(guī)種和二代種。
“蘆筍王子F1”有顯著的幾大優(yōu)點(diǎn):1、生長速度快,一年即可采收,春季育苗,夏季移栽,第二年春就可采收400公斤左右;2、萌芽性強(qiáng),產(chǎn)量高,第一年單株萌芽20根以上,三年后萌芽60根左右,可采筍45根,畝產(chǎn)量1700多公斤,比“UC800”、“UC157F2”等高產(chǎn)40%以上;3、品質(zhì)好,精筍多,粗大均勻,無空心畸形,一級筍達(dá)93%;4、雄株率高,抗病力強(qiáng),第一分枝點(diǎn)60厘米以上,大田雄株率86%以上,抗病性提高46%。
一、育苗
蘆筍春、夏、秋都可以育苗,春、夏、秋都可以移栽。春季育苗的好處是,苗齡期長,當(dāng)年夏季就可移栽,第二年就可采收;(夏、秋育苗,因生長時間短,需要晚一年采收);而常規(guī)品種和二代種如“UC800”“UC157F2”,當(dāng)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第三年才可采收。
㈠、育苗:一般在陽歷的3月上、下旬采用陽畦育苗。若采用薄膜覆蓋等可以提前到2月中、下旬;也可利用早春閑置的大棚春節(jié)后育苗,苗齡期50~60天就可移栽。根據(jù)筍農(nóng)的茬口不同,夏、秋也可以育苗。
㈡、種子處理:蘆筍種子皮厚堅硬,外有蠟質(zhì)吸水困難,播前必須浸種催芽。浸種前先用清水將種子漂洗,漂去秕種,再用50%的多菌靈300倍液浸泡殺菌12小時。然后,春季用30~35 ℃的溫水浸泡2~3天(夏、秋育苗用冷的井水浸泡),倒掉水后,再用濕毛巾蓋上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種子兩次以避免悶種,等種子有10%露白后即可播種。
㈢播種:選擇肥沃的沙壤土整畦,每50克種子選用20平方米育苗畦即可,先灌足底水,按行株距10厘米劃線,單籽點(diǎn)播在中央,,上面覆蓋2厘米厚的過篩細(xì)土。
①早春育苗:播種后既用小拱膜(寬90~120厘米,支撐高50厘米)覆蓋,畦面上撒辛硫磷顆粒劑藥餌少量,以防螻蛄等地下害蟲。拱膜內(nèi)控制溫度在白天25~30℃,夜間15~18℃。溫度超過32℃時要及時揭開兩端的膜通風(fēng)煉苗。當(dāng)小苗長出三個以上莖時(出土后60天左右),即可移栽。
②夏季育苗:由于夏季溫度比較高,除了用冷的井水浸種外,苗畦還要充分澆足底水,點(diǎn)種后及時覆土,上面蓋上濕草苫或者麥草,用冷水潑濕麥草,發(fā)現(xiàn)麥草和地面干燥,及時噴水保濕。出苗后在傍晚撤掉覆蓋物。(3)秋季育苗:浸種、下種與夏季相同。后期為了讓幼苗延長生長時間,降溫前可采用與早春一樣的小拱棚保護(hù),以延長生長期,培育大苗壯苗,確保安全越冬。
二、移栽定植
蘆筍3~9月份都可以移栽,但以6~7月移栽為佳,因為這樣田間管理時間短,第二年就可以采收,見效快。也可移栽上一年的苗,這種苗大、苗齡長,比當(dāng)年春育的苗產(chǎn)量高。
①挖定植溝:在經(jīng)過深翻整平的地面上,南北行向,按180厘米的行距打好直線,沿直線挖定植溝,溝寬40厘米,溝深40~50厘米。
②施肥填溝:將每667平方米(1畝)5000公斤的土雜肥和50公斤復(fù)合肥拌土填入溝內(nèi)。
③起苗定植:起苗前畦面先澆一遍水,沿筍苗行間用鐵鏟分割成方塊,帶土將小苗起出,把小苗最細(xì)小的一個莖朝北面,按25厘米株距植于溝中,筍苗鱗莖盤低于地平面13厘米,然后澆水自然塌實,等水滲下后,適時松土保墑。
三、夏季管理
為了加速蘆筍生長,7月中旬~8月中旬,每667平方米追施50公斤復(fù)合肥,追后及時澆水,雨季加強(qiáng)病蟲害管理。
四、清園 11月澆一遍透水,過幾天后將干枯的地上莖把掉清園。
五、采收 第二年春季進(jìn)行培壟,壟高30厘米,壟寬40~45厘米,筍芽出土前進(jìn)行采收。第一年采收期30天,第二年60天,三年以后90~100天。
隨著筍齡的增加,采收期適當(dāng)延長。但不要貪圖高價而過度采收。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棉花的栽培技術(shù)介紹 下一篇:“四看一捏”識退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