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蘿栽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5 |
如何讓你的香草美又壯?移植香草植物并不難,但如何讓它長得壯又美,就要靠你往后的悉心照顧了。以下提供大家幾個小秘訣: ★澆水:平時澆水不必過量,夏季一天一次,冬季五天或一周一次,只要盆土表面仍濕潤就不須澆水。若花盆墊有水盤,要等澆完水再墊上,免得積水導致爛根。 學名:Aenthum graveolens L. 英名:Dill 別名:洋茴香、野小茴、小茴鄉、野茴鄉等。植物分物:傘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利用部位:幼嫩莖葉、果實。風味特征:植株、花序與果實均具有溫和的香辛味。利用方式:新鮮莖葉可做料理、泡菜。果實可制精油極糕點香料添加物。 植物分類與起源 蒔蘿,別名:洋茴香、野小茴、小茴香、上茴香、野茴香等。英文名稱:Dill,學名:Aenthum graveolens L.,為傘型花科木質草本一年生植物。原產地中海地區和俄羅斯南方。分布于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沿海地區及北歐。中國大陸則分布于東北、甘肅、浙江、廣東、廣西等地均有栽培。蒔蘿之栽培可追溯至公元前400年,舊約圣經中已有記載蒔蘿的栽培。希臘名稱Anethon。歐美傳統用途包括料理、香精料、藥用及驅魔用等。印度為主要生產國,收獲種子制作精油銷售。植物性狀蒔蘿的植株高約60至75公分左右。莖桿直立、平滑、一般無分蘗。葉互生,具長柄,基部具鞘狀苞葉。葉片具3~4回羽狀分裂,裂葉線型。復傘狀花序,直徑約15公分。花梗不等長,無總苞與小總苞;花細小,花瓣5,黃色,向內彎曲。雄蕊5,花絲長于花瓣,花藥2室。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2 種子為雙懸果,扁橢圓型,長約4~5mm,寬約2~3mm,黃棕色,背棱稍突起,兩側肋線延長成翅狀,肋線間具油管4,腹合面油管2。國外花期6-7月,果實7~9月。本場于89年經引進于彰化縣大村鄉本場試驗田試作觀察結果發現,蒔蘿與茴香的栽培期相近,適合在早春及秋末栽培。栽培要點: 蒔蘿性喜陽光。土壤條件: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介于中性至微酸性土質(pH值5.0~8.2,平均6.5)。春季、秋季皆宜,蒔蘿不喜移植,因此可采用條播法直接播種,每公頃10磅種子用量(種子大小每克970粒)。萌芽成苗后,再予間苗至株距20或30公分。45~67公斤/公頃,磷肥(P2O5) 22~34公斤/公頃,鉀肥(K2O) 22公斤/公頃。苗期需注意雜草管理。萌芽后50至60天開花。種子產量約為1019~1427公斤/公頃。收獲時期:嫩葉可采食,頭狀花穗剛形成未開花前亦可采食。種子則待變褐色時采收,種子收獲后建議采冷凍干燥法,避免香氣流失影響精油品質。根據國外文獻報告主要病害有葉斑病、莖斑點病、根腐病、莖腐病、黃萎病、露菌病等。重要蟲害則有蚜蟲、切根蟲、lygus bug及 carrot rust fly等。主要成分: 果實含精油約3%~4%,主成分為葛縷酮(Carvone)(含量約40~50%;亦有報告為18~81%)、檸檬烯(limonene;含量約0~55%)、類黃素courmarines、xanthones、triterpenes。莖葉含揮發油,主成分為葛縷酮,α—水芹烯、松油烯等。精油主成分:葛縷酮、檸檬烯、phyllandrene,eugenol,pinene, 3,9-epoxy-p-menth-1-one, 4,5-dimethoxy-6-1 (2-propenyl0-1,3-benzodioxole。毒性作用:精油不可內服,否則會造成氣喘(dermatitis)。歐美民俗的應用方法 根據五千年前古埃及文獻記載,蒔蘿于當時即被作為藥用植物。蒔蘿的英文名稱為Dill:語源來自古挪威語的dilla,意指「鎮定」「緩和」「安慰」,因蒔蘿具緩和疼痛的鎮靜作用。此外具有治療頭痛、健胃整腸、消除口臭、并可為減鹽料理之添加風味。概因蒔蘿的植株富含礦物質、鉀、鈉等成分,因而其種子具安定神作用。因此在歐美傳統民俗療法中蒔蘿被應用于治療失眠、頭痛、預防口臭及動脈硬化,另有用于促進乳汁分泌及治療打嗝等用途。利用法 目前蒔蘿經常利用之方法,據稱其最適合魚類料理,可使魚肉滑嫩順口,促進消化,故有「魚之香草」美稱。種子及葉片則可用于腌漬泡菜。種子可作糕點餅干的鄉新料添加物。此外,直立的花序可作花材和景觀栽培用途。中國藥典中記載的藥理作用 根據蕭培根、連文琰(1996)所著「原色中藥原植物圖鑒」對蒔蘿在中醫藥學的藥理及功效有如下的記載:『藥理』:1.抗真菌作用:種子中所含非帖類油有抗真菌作用。2.平喘作用:葛縷酮有平喘作用對小鼠有鎮咳作用。3.對腸胃作用:葛縷酮口服對兔小腸有興奮作用。4. 葛縷酮有利膽作用。『功效』:味辛,性溫。有理氣、健胃功能。結語 時屆二期稻作即將收獲之際,晨昏愈見秋涼之意。往年,農政單位曾推廣油菜作為二期稻作后休耕田的綠肥作物兼具景觀用途。近年來則因苕子的肥份較高并具匍匐性,同時開放紫紅色小花,而漸受農民的喜好。其實若在不受沿海冬季季節風危害的地區,如能選擇種植其它適合冬季栽培,并具有保健用途同時兼具景觀的植物,則未嘗不是另一種選擇。本文為各位介紹此種植株外觀類似茴香的羽狀葉片,同時和茴香一樣適合臺灣地區二期稻作收獲后種植的香草植物~蒔蘿(Dill)。其葉片、莖、果實均有溫和的辛香味,開花時于莖頂綻放傘狀黃色的花朵,姿態搖曳,果實成熟時則轉成黃褐色,散發濃濃的香味。因此頗適合作為一種二期稻作收獲后作為景觀植物用途栽培之參考。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花卉施肥的八不宜 下一篇:白蘭花繁殖有新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