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甜(辣)椒怎么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5 |
我省中南部地區近來持續高溫,7月份又將進入雨季,氣溫高、濕度大,對甜(辣)椒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常導致植株營養失調、生長遲緩、葉片黃化脫落、落花落果、引起病害流行,致使減產甚至絕收。因此,在高溫雨季應抓好以下幾點田間管理措施。 一、排澇防災 遇有降雨,田間形成積水,要及時排除,做到雨停水凈,因此栽培應以小高壟或高畦地膜覆蓋栽培為宜,以利排灌。如濕度過大,要及時劃鋤放墑,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積水過多、土壤缺氧,導致葉片發黃、落葉、漚根、病害流行。 二、適時澆水 澆水宜選清晨進行,此時地溫、氣溫和水溫都較低,不易對植株產生傷害,嚴禁中午前后澆水。遇到熱悶雨后,應實行澇澆園,雨停后用井水淺澆、快澆,隨澆隨排,防止傷根和悶熱導致葉片脫落。連陰雨后暴晴,對甜(辣)椒的生長更是不利,最好連澆2~3次井水,也要淺澆快澆,隨澆隨排,降低地溫。澆水要注意看天,久旱不雨時要及時澆水,力爭避開降雨,以防根系窒息和誘發病害。 三、及時補肥 雨季到來前,要重施一次化肥,每畝施用硫酸銨25~3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以防雨季脫肥,也可在每次大雨后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追肥時化肥要均勻撒在地面上,切忌撒在葉片和根頸上,以防肥害。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及時防病 高溫雨季,土壤和空氣濕度大,易導致病害流行。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疫病、炭疽病,一般采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由細菌引起的病害有瘡痂病、青枯病、軟腐病,一般采用72%的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CT殺菌劑500~7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以根頸部發病為主的疫病和青枯病,噴藥時重點噴灑植株根頸部,嚴重時可灌根。 病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在降雨雨前須噴藥預防,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上述藥劑一般連續噴2~3次,每隔7~10天噴1次。 來源:杭州農產品信息網 (記者 不詳)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蝴蝶蘭度夏應對措施 下一篇:大雪棗的早期坐果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