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圓棗發展前景及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4 |
金鈴圓棗是在1993年棗資源調查中發現的百年優樹,休眠期能抗-34.4℃的低溫。金鈴圓棗近圓形、果個特大、平均單果重26g、最大75g,果肉致密、酥脆多汁、品質優于梨棗,接近冬棗,果實發育期85天,9月5日-30日陸續成熟,為早熟品種,填補凍棗10月10日上市前的市場空擋。金鈴圓棗以其適應性強、結果早、收益快、壽命長、病蟲害發生輕、栽培管理容易、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等特點,是生產無公害,果品的優良樹種。 大石橋市官屯鎮常家溝村于1998年引進金鈴圓棗,嫁接在山棗樹上,表現良好,易管理,每年只打2-3次藥防治桃小食心蟲,施少量化肥,沒有出現大小年現象。特別適合我市野生棗資源豐富的東部山區,利用野生酸棗資源嫁接金鈴圓棗可快速建園。在平原地區進行矮化密植栽培,同樣具有投入小、見效快、回報率高等特點。 金鈴圓棗的技術特點: (一)加強土壤管理 很多棗園載于山區,土質較差,因此要把土壤管理放在首位,要及時松土、修整梯田、加厚土層,能促進棗根生長,提高座果率,在利用野生酸棗嫁接大棗時,必須加強土壤管理,因為野生酸棗所處的立地條件差,所以要選擇光照和土壤向陽的山坡,以保證有良好的光照條件,而且有20-30cm以上的土層,否則影響棗樹正常的生長發育。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在平原地區則應結合培育棗苗清刨根蘗,既能育成好苗又可減少營養的爭奪。在早春時中耕除草,松土保墑;到入伏雨季棗園應翻耕壓草,經雨后即腐爛分解。 (二)施肥 棗樹施肥以秋施基肥為主,并在不同物候期追肥和噴肥。土壤施肥和灌水宜結合進行,每年4次,即萌芽前、花期、幼果期和越冬前。越冬前施肥量應占全年的50%-70%,已圈肥、綠肥、河堂泥、人糞尿、家禽糞等有機肥為主,年總施肥量大體為:每產100kg的鮮棗N1.5kg、P1.0kg、K1.3kg。 (三)灌水、排水 棗樹雖較抗旱和耐澇,但要獲得高產仍需在生長期進行灌水和排水,尤以北方棗區前期干旱,更應重視灌水,補充土壤水分,促進根系生長,提高產量,棗樹生長后期遇上多雨,則應注意排水。 (四)整形修剪 棗的結果穩定,生長結果轉化快,如棗頭轉化為棗股后連續結果能力強,并且生長量小,所以易于整形修剪,但棗對修剪反應遲鈍,因此必須因勢利導,歲枝造型,修剪量要輕,修剪時期要冬夏結合。 1、幼樹定干整形:普通棗園可整成疏散分層型或多主枝自然圓頭型,并在樹高1.5-2m時及早定干,密植園宜整成開心型、Y字型,自然紡錘型或小冠樹型,密植園定干可降低至0.6-0.8m.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盛果期棗樹修剪:遵循“因樹修剪,隨枝作型”原則,以解決通風透光為主,采取“一疏、二縮、三拉、四放、五培養、六落頭”措施。 3、衰老樹的更新修剪:根據各級骨干枝的衰老程度,回縮其長度的1/3-2/3,促其萌生健壯分枝,培養成新的結果枝組,可望重新形成完整樹冠,恢復正常結果。 4、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不僅可大大減輕冬剪工作量,減少冬季時去大枝造成的營養損失,而且可促新棗頭結果,夏剪的主要措施有抹芽、疏除過密棗頭,調整枝組方向和張開角度,以及對延長枝棗頭摘心等。夏季修剪可顯著提高新棗頭及其以下部位的座果率和果實品質。 (五)病蟲害防治 目前,棗樹上已知的病蟲害在遼寧地區常發生并能成災的有十多種,象棗銹病、棗縮果病、棗瘋病、棗炭疽病(腐爛病)、棗焦葉病、棗葉斑病、桃小食心蟲、棗粘蟲、棗綺夜蛾(棗實蟲)、棗食芽象甲(棗飛象),其中桃小食心蟲對我市棗樹生產危害很大,防治桃小食心蟲可在冬季結合刨樹盤翻動樹干周圍1m范圍內的土壤,凍死越冬蟲繭,6月底至8月底據性誘劑測報結果,在誘蛾高峰后5-7d噴2500倍菊脂類農藥共2-3次,即可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綠巨人的繁殖 下一篇:冬季盆花的澆水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