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后期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4 |
一、開花結莢期此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期,主要是以培育壯株,增花增莢,減少花莢脫落為主要目標。采取清除雜草,按需要追肥,即對于瘠薄地,大豆幼苗生育瘦弱,不能及時封壟的地塊,在初花期適當追施一次氮肥,一般每畝可施硝酸銨5-7.5公斤。花莢期還要追施磷肥,增進豆子品質促進成熟,每畝用2%-3%的過磷酸鈣溶液32.5-75公斤噴灑于植株上。灌花莢水,花莢期灌水可增產15%-30%。灌水可根據大豆品種、天氣情況、土壤情況確定,即對稈強、需水多的品種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對需水較多、耐濕的品種要比稈軟的品種適量多灌些。要掌握久晴無雨速灌,將要下雨不灌,下雨不足早灌,黑墑(土壤水分充足)不灌,“黃墑”(土壤水分不足)應灌。沙性大、蓄水保肥差的土壤,應輕灌、勤灌;蓄水力強,水分容易蒸發的粘重土壤,灌水量應適當多些;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多、保水力好的土壤,灌水次數和灌水量不宜過多。地下水位高的地塊,灌水次數宜少,量宜小;地下水位低的應增加灌水次數和數量。在地下水位經常很高的低洼易澇地,則應注意排水。同時,為了防止倒伏,盛花期還要摘心,一般摘去大豆主莖頂端2厘米左右。大豆開花結莢期常發生大豆蚜、食心等害蟲,可用20%菊馬乳油30-50毫升對水30-35千克噴霧,2%殺螟松粉劑每畝用2千克噴粉防治害蟲。豐產田追肥,要按開花期少施,結莢末期多施的原則進行。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鼓莢長粒期采取澆水或排澇,防治病蟲危害等措施,保持較大葉面積,延長其功能期,增加有機物質合成量,達到莢多、粒多、粒重高產的目的。 大豆成熟后,應及時收獲,采用機械割曬的,可提早2-3天;使用聯合收割機收獲的,則應晚2-3天進行。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封果一號特早熟板栗的種植 下一篇:早熟梨樹冬季修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