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的養殖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4 |
棕竹又稱不雅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不雅葉植物。棕竹是我國傳統的觀葉植物。它株叢挺拔、葉青干直,相聚成叢,扶疏有致,富有熱帶風韻。棕竹雖不是竹,但卻具竹的瀟灑,納三五只于盆作室內陳設與廳堂布置,徒增盎然生氣,尤其是其變種花葉棕竹,葉片上有白色或黃色條斑,甚為美麗。棕竹還常叢植點綴小景或假山石旁,會使環境顯得格外幽靜可愛,有良好的裝飾效果,宜在我國南方地區栽培。幼小植株還可制作成叢林式提根盆景,配以景石,觀賞效果也甚佳。 棕竹莖干豎立,高1-3米。莖非常細如手指頭,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葉集生莖頂,掌狀,深裂幾達基部,有裂片3-12枚,長20-25厘米、寬1-2厘米;葉柄頎長,約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蜜色,極多,單性,牝牡異株。花信4-5月。漿果球形,種子球形。 棕竹原產我國廣東、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屬植物約有20種以上,首要分布于東南亞。它常蕃殖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的有大葉、中葉以及細葉棕竹之分,別的另有花葉棕竹。 棕竹喜溫暖潮濕半陰通風環境,較耐旱,畏驕陽,稍耐寒可耐0℃低溫。在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棕竹可用下種以及分株繁殖,家庭蒔植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下種以松散透洋灰土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淆。種子下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起頭萌動時再行下種。因其發芽一般不整潔,故下種后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后1-2個月即可發芽,其發芽率可達80%擺布。當幼苗子葉長達8-10厘米時即可舉行移栽。值當注重的是,移栽時須3-5株蒔植一叢,以利成活以及生長。 分株則可結合換盆進行,一般是將栽培多年的大叢棕竹分切成4~6叢或再多的叢株,不然生長遲緩,不雅賞成效差。分切時要操作細心,盡量不傷根不傷芽,分切后的每叢最好要有2~3根,每叢最好還帶有1~2個小芽。上盆定植后應置于庇蔭、溫暖個稍微潮濕的地方,并每日向葉面及周圍噴水2~3次,待其恢復生長后,在轉入正常管理。家庭盆栽植株也可從大盆叢中挖出新出土不久的單株另植,但要操作細心,并盡量保護好母株及幼苗根系,以利成活。 棕竹盆栽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淆配建造為基質,蒔植時可加數量適宜底肥。旺盛生持久5-9月份兒每一個月施液肥1-2次;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干,但不克不及積水不然容易爛根。秋冬天候適當削減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驕陽暴曬,不然葉片發黃,植株生長遲緩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擺布。棕竹生長要求透風杰出的環境,如透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若少量發生,應實時人工刮除,并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防治,同時注重透風透氣,實時修剪枯枝干枯凋落的葉子。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養護要點 1 盆土 盆栽棕竹適宜用腐葉土、泥炭土加珍珠巖或風化巖石顆粒或泥塘塊。 2澆水 澆水掌握間干間濕的原則。 3施肥 夏秋生長旺盛的季節,應每2~3周追肥1次,且要避免陽光直射;冬春季應控制使用肥水,且多接受陽光直射,有利于冬季生長。 4光照 棕竹較耐陰,在明亮的房間內可以長期欣賞;在較暗的室內也可連續擺放3~4月。 5 溫度 棕竹較耐寒,0℃低溫對它生存影響不大,但忌寒風霜,故室內盆栽可安全越冬。 有問必答 (1) 如何配制棕竹的培養土? 每年的四月份翻盆。大株梅2~3年翻盆一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時換土。培養土一般用園土2份,積肥土1份,腐葉土1份混合使用。該培養土較粘重、易保濕且多肥,適合棕竹的生長。 (2) 棕竹翻盆時要注意什么?翻盆后如何管理? 翻盆時在老根上帶點舊泥土,用剪刀將棕竹根叢切斷,同時將生長不良的發黑和腐根剪去。每一叢5~6枝,種植不要太深,交足水將盆置半陰處,每三四個星期用充分的腐熟液肥追肥一次。液肥中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則葉色更加鮮潤。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 養棕竹應注意哪些事項? 冬季要把棕竹移如室內,并維持0℃以上,就能安全過冬,保持在10℃以上,則能保持葉色青翠。冬季植株進入休眠,要節制澆水。春季氣溫漸高,清明后欲置戶外養護。夏季要置于蔭棚或樹陰下,在半陰和濕潤的環境中,使新竹枝不斷生長,老葉保持翠綠。高溫、干燥熱風是造成葉焦、干枯的主要原因,故夏季除正常澆水外,經常在葉面和地面澆水,提高空氣濕度。同時防止盆內積水的干旱。夏秋季是棕竹生長的季節,需適量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濕潤。平時發現焦葉、枯葉,需及時修剪。 |
上一篇:洋桔梗的栽培管理 下一篇:如何科學摘心整形調節大麗花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