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培應用之莖尖脫毒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4 |
1、理論依據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剝取適當大小的莖尖通常培養莖尖越小,產生幼苗的無毒率越高,而成活率越低。不同病毒種類去除的難易程度不同。因此需針對不同的病毒種類,培養適宜大小的莖尖。例如剝離培養帶一個葉原基的生長點產生的馬鈴薯植株,可去處全部馬鈴薯卷葉病毒,去除80%Y病毒和A病毒,去除0.2%X病毒。馬鈴薯病毒去除從易到難的順序是:馬鈴薯卷葉病毒、馬鈴薯A病毒、馬鈴薯Y病毒、奧古巴病毒、馬鈴薯M病毒、馬鈴薯X病毒、馬鈴薯S病毒和紡錘塊莖類病毒。對于同一種病毒,剝離莖尖越小,脫毒率越高。大蒜帶1個葉原基的莖尖產生苗中84%檢測不到病毒,而帶2-3個葉原基的無毒株率僅59%。因此,一般剝離帶1-2個葉原基的莖尖即可獲得較好的脫毒效果。對于難脫除的病毒則應配合采用其他措施。 (2)選用正確的培養基培養基由大量元素(無機鹽)、微量元素、有機成分、植物激素、糖和瓊脂調配而成。一般銨鹽及鉀鹽濃度高,有利于莖尖成活,反之則有利于生根或根生長,植物激素對莖尖的生長和發育有重要作用。植物細胞分裂素類如6-BA有利于長芽,而生長素類NAA有利于生根。不同品種對激素的反應不同。 (3)適宜的環境條件大蒜、馬鈴薯、草莓接種后置溫度23-25℃,光照1000-3000LX,每日照光13-16H。甘薯莖尖培養需溫度較高,約26-32℃,光強和照光時間同馬鈴薯和大蒜。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莖尖接種后的生長及調節方法莖尖接種后的生長情況主要有4種。1)生長正常,生長點伸長,基本無愈傷組織形成,1-3周內形成小芽,4-6周長成小植株。2)生長停止,接種物不擴大,漸變褐色,至枯死。此情況多因剝離操作過程中莖尖受傷。3)生長緩慢,接種物擴大緩慢,漸轉綠,成一綠點。說明培養條件不適應,要迅速轉入高激素濃度培養基,并適當提高培養溫度。4)生長過速,生長點不伸長或略伸長,大量疏松愈傷組織形成,需轉入無激素培養基或采取降低培養溫度等措施。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組培應用之快繁 下一篇:君子蘭快速離體繁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