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需要哪些元素?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2 10:13 |
花卉在生長發育階段,除需要適當的陽光、溫度、空氣、水分和土壤外,還需要適當的肥料??即元素。這些元素共有16種,計有碳c、氫H、氧o2、氮N、磷P、鉀K、鈣Ca、硫S、鎂Mg、鐵Fe、錳Mn、硼B、鋅zn、銅Cu、相Mo、氯Cl。其中碳、氫、氧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氫、氧,其他13種則來自土壤中,而以氮、磷、鉀需要最多,一般土壤里卻含量很少,遠遠不能滿足花卉生長發育的需要,必須人工加以補充。其他元素,需要量不大,一般土壤里的含量基本上可以滿足其需要,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需要人工加以補充。茲將三種主要元素及個別微量元素的作用,過多或過少造成生存不良及補救辦法簡介如下:一、氮肥。氮是構成蛋白質、核酸、葉綠素的重要成分,氮又參與酶的合成,因此它與植物體內一切代謝活動密切相關,故人們常稱氮為“生命元素”,也稱葉肥。氮素充足,生長旺盛,葉片大,葉色深綠,此時植物的光合強度增加,使花冠增大和籽實飽滿。植物需要氮也不是越多越好,當氮素過多時,植物營養生長過旺,會貪青徒長,莖葉柔嫩多汁,抗倒伏,抗逆性減弱,易遭病蟲害和寒害,同時開花結實及成熟也推遲。因此,觀花植物宜在現蕾前施較多氮肥,現蕾后則不宜多施。氮缺少時,生長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分枝少,葉片小而薄,呈黃綠色,下部老葉易枯萎,很早落葉,新葉出葉很慢,花及籽粒小不飽滿。缺氮時,應使用速效性化肥中的氮肥,如硫酸銨(含氮20??21%),硝酸銨(含氮34?一35%),氯化銨(含氮20??25%),尿素(含氮46%)均可。也可用尿素噴葉作根外追肥,濃度幼苗0.1??0.5%,草本0.2??1.0%,木本0.5??1.0%。二、磷肥。磷是核酸、核蛋白和許多酶的成分,所以也是組成細胞質、細胞核的重要成分,它能促進細胞的分化,長根長芽。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參與能量的貯藏轉變和運輸與能量代謝密切相關。增施磷肥能促進提前孕蕾開花,花多花大;還促進果實種子早熟,籽粒飽滿。磷素還能增強抗逆性,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蟲害和抗倒伏的能力。因此,磷肥也稱果肥,在植物現蕾后需要更多的磷肥。但是磷肥過多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如無效分蘗增加,繁殖器官過早成熟,植株早衰等。缺磷時,首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明顯下降,能量的貯藏和釋放減少,植株矮小,發育差,生長慢,葉片少,分蘗及新根少,葉中糖分積累相對增多,老葉和莖變成紫紅色或暗綠色,開花晚,籽粒不飽滿。缺磷時,可施用速效性磷肥,如過磷酸鈣(含磷12??20%)、鈣鎂磷肥(含磷10??12%)、磷礦粉(含磷18??28%)、或磷酸二氫鉀(含磷50%、鉀30%)。也可用磷酸二氫鉀0.1??0.3%作根外追肥。三、鉀肥。鉀是許多酶的活化劑,鉀在芽、幼葉、根尖等幼嫩部位含量最多。鉀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在葉片中鉀的含量增加,光合作用也提高。鉀還促成蛋白質的合成和使莖桿中纖維素增加,使莖桿變粗壯,增加抗倒伏的能力,同時使植物體內糖分含量增加,提高抗旱抗寒、抗病蟲害的能力,并促進塊根、談莖增大。因此,鉀肥也稱根肥。但施用鉀肥一定要適量,稍過量就會使花卉很快死亡。缺鉀時,體內代謝失調,葉子濃綠色,葉邊緣或尖端開始變黃,繼則變褐,最后干枯,呈火燒狀。葉子發育不平衡,常有不規則的卷曲狀。抗病蟲害的能力弱,根發育不良,易患根腐病。特別是塊根發育不良,莖桿矮小;纖維素發育不良,容易倒伏。缺鉀時可追施速效性鉀肥和氯化鉀(含鉀48??60%)、硫酸鉀(含鉀48至52%)、磷酸二氫鉀(含磷50%,含鉀30%),也可用磷酸二氫鉀0.1??0.5%作根外追肥。四、鐵肥。鐵縣一些酶的組成部分,在氧化還原中起很大作用。葉綠素中不含鐵,但鐵卻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需的。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山茶、杜鵑、梔子、萊莉等如種在偏堿性土壤中,由于鐵離子不能吸收,造成缺鐵葉片黃化,葉脈呈深綠色,當葉脈褪色,全部葉片出現白色。缺鐵時可施用酸性肥料改變土壤性質,可施硫酸亞鐵(含鐵20%),也可用0.2??1.0%硫酸亞鐵水作根外追肥。五、硼肥。硼能促進植物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各種植物以花器官含硼最高。缺硼時籽實常不能正常發育,幼葉緊縮,繼而此處有些破裂,如恢復生長則呈扭曲狀。最明顯的表現是:“蕾而不花”、“花而不實”、“有殼無仁”等。缺硼時可在現蕾前追施硼砂(含硼11.3%),也可用0.1??0.3%硼砂水作根外追肥。此外,缺鋁、缺鋅、缺錳、缺銅等現象不常出現。萬一施肥過濃過多,出現葉片萎蔫等肥害,應立即遮蔭,并澆灌透水兩三次,必要時,還要換土、洗根,并剪掉一部分枝條和老根,放置蔭處養護催根。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蘭花三盆一體栽培法簡介 下一篇:怎樣使梅花在節日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