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蘭學會判斷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2 10:12 |
初學養蘭失敗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可能是相同的,即判斷失誤。當要對所養的花卉蘭花采取某種措施時,總是根據現狀,如,蘭盆干了要澆水;蘭株缺肥該施肥;環境不符合蘭花生長要求要改善等。澆水、施肥和改善生長環境都應該做,但關鍵是對現狀是否判斷對了,主觀成分有多重。“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我感到這個體會總結的深刻。本人養蘭多年,學澆水不止三年,到現在有時也沒有全通,但這么多年感受頗深。其實“澆水三年功”主要在“判斷”該不該澆水上。初養蘭時,我看到蘭盆已很干了,葉子有干尖,認為再不澆水就活不成了,就開始澆水,可是過一段時間,干尖越來越嚴重,剪去又干,越剪越短,結果成了半截苗,整盆草都成了“矮種”。再過一段時間,葉子開始整片枯黃,這時翻盆發現,幾乎沒有幾條完整的根,都是又短又黑,看來是根出了問題,推測是盆基質長期漬水使根呼吸受阻所致。通過實驗測試發現,不管用何基質,盆內不同部位基質含水量是不一樣的,如表:特別室北方干燥,表層植料易干,澆水之前只是看到盆表層基質已干,其實根較集中的中下層基質并不干,這時澆水,底層植料并不缺水,致使根長期漚水呼吸受阻傷根、腐爛。尤其是用軟質植料的更易引起底層基質過濕,造成爛根。看來是判斷出了問題。有過一段養蘭經歷的養蘭人開始注意基質含水的判斷,為了正確判斷也想出了一些可行的判斷方法,如:用蘭盆內預埋帶孔的小塑料管測基質的濕度、基質中插牙簽觀察水分、用稱重法判斷基質含水等,還有專門設計一種可觀察基質干濕的盆具。可見及時準確判斷的重要。實際上判斷對了,也就基本解決了澆水問題。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本人認為家庭養蘭盆數不多,可以用“稱重法”,大規模養植,只要盆具和質料統一,也可以用此法來判斷該不該澆水。一般都認為,不宜以間隔多少天來定澆水時間,因為基質的水分與盆具、植料、植株多少、強弱、天氣和栽培環境等因素有關,這些不可能相同,所以基質含水量也是在變化的,不可能一年四季定死了,多少天澆一次水。但用基質的含水量就可以綜合這些因素,含水量變化是它們綜合的結果,是該不該澆水最易掌握的。本人從2000年摸索用“稱重法”控制澆水,結合筆者使用的“深層草炭土”,當含水量降至30%即是澆水的底線(不同植料這個值是不一樣的,要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摸索確定),效果很滿意。“稱重法”具體操作:先把植料在陽光下曝曬幾日,目的是滅菌和把植料“曬干”(實際上是“風干”),上盆前先稱盆的重量(P)和苗重(M),栽好后澆水前再把整盆(含植料、盆具和苗)稱重(A),澆完透水再稱一次全盆重量(B),這時可計算出植料的干重Z和植料相對飽和含水率(H):植料干重Z=A-P-M,澆水后植料相對飽和含水率H=(B-A)/Zx100%以后只要稱全盆重即可按上式計算出當日基質的相對含水率。當相對含水率低于30%時(指“深層草炭土”)就要澆水。實際操作中也不是盆盆都要稱重,只要是盆具、植料一致,稱一兩盆就可以了。也可以提前算好,當相對含水率為30%時的總重量(盆、植料和苗),平時稱重時與它比較,重量大于它時暫不澆水,低于它時澆水。這種“量化管理”就把判斷簡化了,而且不會出大錯。可做到適時澆水,基質能保持“潤而不濕”、“干而不燥”。這個辦法雖笨拙,但對初養蘭者掌握適時澆水提供可靠依據。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鴻運當頭的養護方法 下一篇:水仙與家居環境的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