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蘭形態特征及常見品種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5:14 |
虎尾蘭又稱虎皮掌、虎皮蘭、千歲蘭、虎尾掌。龍舌蘭科,虎尾蘭屬植物。 虎尾蘭屬有60余種,葉片多瘦長直立,葉 1.形態特征 面常具有橫向帶狀斑紋,形似虎尾而得名。除葉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外,成株每年可開花兩次,花雖不鮮艷,但花香誘人,夜間花香尤甚。 虎尾蘭具有肉質的葉片,短而肥實的地下莖,可適應極度缺水的環境。葉片多呈披針形、線形或橢圓形,根莖橫向生長,條件適合時,節處即長出2~8片葉子,可另成植株。虎尾蘭的地下莖褐色,半木質化,分枝力強。葉片由匍匐莖頂 芽抽生,葉肉厚革質,基部卷成筒狀,直立生長,呈長劍形,先端尖,全緣。葉色深綠至暗綠色,正反兩面都有灰綠色的橫向波狀條紋,表面有很厚的蠟質層。花莛自葉簇中抽生,細弱,低于葉簇。頂生散穗狀花序,小花細碎,多不結實。 2.常見栽培變種和品種 葉緣具有金黃色鑲邊,觀賞價值較高。 (1)金邊虎尾蘭 植株低矮,株高不超過20厘米。葉片 (2)短葉虎尾蘭 由中央向外回旋而生,彼此重疊,形成鳥巢狀。葉片長卵形,葉端漸尖,具有明顯的短尾尖,葉色濃綠,其上具有不規則銀灰綠色的條斑,葉片簇生,繁茂。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黃條斑短葉虎尾蘭 葉片長10厘米左右,葉緣有較寬的黃色鑲邊,黃邊寬度約占葉寬的1/2。 葉基呈“U”字形,包被莖稈,薄肉質, (4)白紋虎尾蘭 劍形。葉片中央為綠色,并夾雜有銀灰色的縱向條紋,葉緣具有黃白色鑲邊。 株形和葉形酷似短葉虎尾蘭,葉色 (5)銀短葉虎尾蘭 較短葉虎尾蘭淺,為銀灰淺綠色,橫向斑紋不明顯。 (6)圓葉虎尾蘭 又稱棒葉虎尾蘭。葉片呈圓筒形,下粗上細。圓筒狀的葉上具有縱向的淺凹溝槽,暗綠色,有縱向或橫向的灰綠色斑紋。 (7)寬葉虎尾蘭 又稱扇葉虎尾蘭。具有頗長的肉質根莖,每個芽可發生2~4枚葉片,肉質、橢圓形,淡綠色與濃綠色的斑紋交互出現,葉緣有赤褐色的邊。 (8)自由虎尾蘭 有粗厚的硬葉,葉片上有很寬的近純白色的縱條紋。 (9)石筆虎尾蘭 葉片與圓葉虎尾蘭相似,新生葉位于中央,各葉以出生先后順序,左右相互重疊排列于短縮莖上,所有葉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呈扇狀展開。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生長習性 虎尾蘭喜溫暖、耐干燥,適應性強。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冬季室溫不低于8℃仍能緩慢生長,溫度降到3℃左右時葉片受凍萎縮。耐陰性極強,可常年在蔽蔭處正常生長,怕陽光暴曬。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怕水澇。長時間的干旱植株雖不會枯死,但葉片會變薄瘦并失去光澤。 虎尾蘭常用的繁殖有分株法和葉插法。 4.繁殖方法 (1)分株法 因虎尾蘭地下橫生匍匐莖常露出土壤表面,分株時可不必脫盆,直接把根莖切開,提出后上盆栽種,沒有根須也能成活。當葉簇擠滿全盆后,可進行脫盆,抖掉全部泥土,以一個葉簇為單位剪斷根莖,分開上盆栽種(分切后的每一叢至少要有3~4枚成熟的葉片),1年后可萌發出4~5個新葉簇,虎尾蘭分株繁殖法見圖43。 (2)葉插法 在氣溫15℃以上時,即可進行葉插,但以夏季葉插最為適宜,見圖44。葉插時選取健康充實的葉片,剪取每段長為8~10厘米,插于沙床(或選用蛭石、珍珠巖為介質),注意勿插反方向。扦插不宜過深,以澆水后不致傾倒和移動為度,插入深度約為2厘米。在4~6周后,下部切口處會長出一至數個小根狀莖,根狀莖伸出土面成為新芽。芽生長一段后,根狀莖下部生根,上面長葉。待苗高10厘米左右時,將幼苗帶老葉片移至小花盆中栽植。盆栽用土為腐葉土、壤土和河沙等量配合。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具有色緣的品種,不宜采用葉插法繁殖,因扦插苗色緣消失,不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 5.栽培養護 虎尾蘭適養性強,管理簡單。因為虎尾蘭的葉片直立向上生長,又不需要很大的土壤體積,花盆越小、葉簇生長得越稠密、觀賞價值越高;地下匍匐莖可沿著盆邊延伸,因此栽植虎尾蘭時不要用大的花盆,最好使用較深的筒形花盆。 上盆時如在盆底施入一些馬蹄片,常年都不必追肥,只有當葉簇擠滿盆后才翻盆換土。在葉簇滿盆前可在春、秋兩季追施一些液肥,這樣可以促使匍匐莖延伸,多生分枝而抽生更多的葉簇。由于虎尾蘭耐陰性強,可常年在室內養護。室外陳設時應放在陰棚下,暴曬后葉片就會出現黃斑。在由春至秋的生長旺盛期,應充分澆水,冬季需控制澆水,苗期澆水不可過多,否則常導致根莖腐爛。冬季注意勿使室溫過低,否則常引起葉基部腐爛。 |
上一篇:蘇鐵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下一篇:龍舌蘭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