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園林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1:30 |
中國公共園林出現的較晚,自清末才開始有幾處所謂的公園,也僅限于租界地中,為外 國人所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現代園林事業的建設發展很快,一改過去的私園性質以及 像清末的上海外灘公園及廣州中央公園等為統治者和富人階層服務的那種“公共性質”的園 林狀況,使現代園林真正走上了為廣大人民服務的軌道。經過園林工作者50多年的努力工作, 全國各地不僅恢復、整修了1949年前留下的近代公園和一些歷史園林,而且還新建了大量的 現代城鎮園林綠地,如綜合性公園、花園、動植物園、兒童公園、休憩林陰帶等等,規模之 廣,形式之多,成效之大,是歷代所不及的。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合肥、大連、 西安等地,還建設了公園綠地網,使公園在城市的綠地系統布局中有了比較合理均勻的分布。 根據我國現代園林的發展進程,可大致分為5個階段。 1949~1952年為修復改造階段。其間,全國各地以恢復舊有公園和改園林形式應用于新園林創作中的探索。 1966~1976年為受挫階段。由于十年內亂,全國各城市公園建設事業均遭破壞,新建工 程趨于停滯。一些城市的主要公園被視為“封資修的大染缸”而被徹底砸爛,大量公園被非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法侵占并中斷了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 1977~1984年為振興發展階段。經過十年動亂創傷后,全國各地公園建設重新起步,建 設速度加快,質量不斷提高,并開始探索民族化與現代化相結合的造園道路。 1985年以來,隨著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和深化,城市建設和城市生活都相應地 發生了新的變化,城市公園建設又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國許多大專院校都設置了園林類 的專業。一些小城鎮的園林建設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開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鎮公 園建設正向縱深發展。居住區綠化、交通綠化、小游園、園中園的建設得到重視,出現了一 大批優秀園林作品,如北京的雙秀園、雕塑公園、陶然亭公園中的華夏名亭園,上海的大觀 園、南京的藥物園、無錫的鵲園、洛陽的牡丹園、沈陽的芳秀園、廣州的云臺花園等。總之,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是我國現代園林發展最快的階段。截至2 000年,全國設市城市平均綠 2 化覆蓋率達到28.1%,人均公共綠地達到6.8m ,全國已有19個城市被評為“園林城市”。 |
上一篇:現代容器育苗技術 下一篇:外國園林簡介 |